概况
全省有1 076个县以下小城镇,其中县以下建制镇403个,乡集镇673个(含农场、林场),37 591个村屯(含农场、林场生产队)。村镇总户数584.31万;村镇总人口2 334.9万。2001年撤乡并镇减少266个乡镇。截至2001年底,村镇住房总建筑面积达到42 234.41万平方米,住房砖瓦率已达到70.51%;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18.09平方米;村镇公共建筑面积4 598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面积3 585万平方米;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8.09%;村镇道路沙石以上铺装面积达到83 893万平方米,占道路总面积的88.89%;小城镇规划编制已达到95.5%。1.村镇建设规模及投资完成情况。全省村镇建设投资额达74.85亿元,其中住宅建设完成投资49.7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44亿元,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投资10.69亿元。全省新建村镇住宅、公共建筑、生产建筑等房屋建筑面积达到1 254.21万平方米。2.村镇住宅建设质量逐年提高,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全省新建村镇住宅11.63万户、1 059.40万平方米,住房砖瓦率达到70.51%,比上年增长1.91个百分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18.0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28平方米。村镇新建住房结构99%以上是砖瓦房,相当一部分富裕农民建起了楼房和别墅式住宅,住宅楼房总面积达1 746.82万平方米,占住宅总面积的4.13%,比上年增长0.39个百分点。3.村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发展较快,改善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全省村镇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46.71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8.09%,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村镇新铺装沙石以上道路面积达1 400万平方米,道路铺装率达到88.89%,比上年增长1.6个百分点;村镇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分别完成125.14万平方米和69.66万平方米,比上年分别增长11.74%和23%。4.村镇建设水平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村镇住房建设开始讲究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住房使用功能也日趋合理,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在村镇建设上逐步应用,特别是节能建筑发展较快。汤原县利用本地资源建设环保型草砖房,走出了一条适合本省广大农村住房建设新路子,增加村镇住宅建设科技含量。各地都把村镇节能、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作为村镇建设工作重点来抓,加大了建设力度。大庆市积极推广新能源、应用新技术,不断增加村镇建设科技含量。家庭型秸秆燃气炉项目在全市推广,建设了肇源县新站镇、林甸县福兴村等五个秸秆燃气站,改善了村镇生产、生活条件和镇容镇貌,提高了村镇建设质量。5.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年增加,功能更加完善。全年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6.79亿元,占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的47.02%。小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03%,比上年增长3.89个百分点;道路铺装率达到96.1%,其中高级路面铺装占道路总面积的16.82%,比上年增长2.61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1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平方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出台了《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决定》,组织成立了黑龙江省推进城镇化进程工作领导小组,起草印发了《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网络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总体指导思想,确定了推进重点和发展目标、实施步骤推进措施,有力地指导了全省村镇建设工作。8月10日召开了全省小城镇建设现场会议。马淑洁副省长作了题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面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讲话。会议参观了方正林业局、达连河镇、清河林业局、通河县等小城镇镇容镇貌、基础设施建设;参展了部分县(市)城镇体系规划和小城镇规划展览;交流了典型经验。 (朴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