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支持城乡经济发展

  2001年,全省农行信贷管理工作调整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规范业务管理,有力地支持了黑龙江省地方经济的发展。优化信贷结构,改善信贷资产质量。严密组织,全力支持备春耕生产。将2001年春耕期间的支农工作定位于以支持春耕生产为切入点,促进全省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并加强了督导检查力度,按旬对各行的农贷投向进行统计、考核,及时总结和通报各地信贷支持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严把贷款审查关,确保新增贷款集中投向优良客户。一年内省农行投向AAA级、AA级客户的信贷资金达14.7亿元;对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大庆长垣立众管业公司、依宝公路、省地方铁路局等优良客户的信贷项目进行了积极运作。严格考核,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强化信贷管理,切实防范信贷风险。规范了评级授信操作程序,加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本着扶优限劣、有保有压的原则,核定了重点客户的授信额度,确定了全年的信贷投放重点。加大信贷检查力度,规范信贷行为。对省行7个分行承兑汇票、评级授信、信贷新规则等方面的信贷工作进行了复查。加强不良资产监管,全面完成农总行下达的不良资产下降计划。实行行长抓降工作责任制,对进度慢的行进行重点促进和指导。积极做好不良贷款的认定管理工作。杜绝弄虚作假、越权及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突出服务职能,加强作风建设。重新调整了省行贷审会的工作程序,明确了工作职责。坚持商业化管理原则,实施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的信贷扶贫策略。集中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牵动能力大的项目,由龙头企业收购贫困农户的产品,保持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系,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规范扶贫贷款管理,将扶贫贷款管理全面纳入信贷新规则,改变边境贫困农场扶贫贷款由农垦总局财务处统一承贷方式,由属地行对贫困农场直接发放,使贷款担保抵押手续和日常信贷管理得到加强。对难于商业化管理的康复扶贫贷款既坚持规范运作,又搞好对残联部门的宣传、沟通,取得工作主动。使扶贫贷款投放进度和效果明显好于上年。截至12月末,全行扶贫贷款比年初纯增加37 050万元,占总行信贷计划的100%。采取多种措施搞好专项贷款的管理。向总行申请了4 200万元专门规模,支持粮食附营企业优良客户的正常贷款需要。以贯彻信贷新规则为契机,加强农业信贷职能部门的内部管理,提高信贷工作质量。坚持贷款管理主责任人制度,对新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落实了贷款决策4个关键环节调查、审查、审批、经营主责任人,配合总行进行了2000年发放的由总行、省行审批的专项信贷业务大检查,以95分的综合得分成绩通过了总行检查。 (马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