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01年,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高等学校总计41所,其中中央部委所属院校3所,地方所属院校38所(含地方办高等职业学校11所),基本形成了高等教育“十五”期间新的起点和格局。高等教育大的学科门类和格局基本形成,属于综合性大学或者以工科、商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有11所,师范类2所,医药类4所,农林类3所,体育类1所,医科、农林、师范院校也带有多科性。调整学科专业设置。2001年新增本科专业58个,其中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急需人才的专业有了较快发展。“211工程”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东北农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211工程”二期工程项目开始启动。在新一轮国家级重点学科评审中,3所部委院校的26个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省属5所高校8个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获得2亿元资金支持的112个省级“十五”期间重点学科建设全面展开。2001年,全省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在连续2年扩招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当年招生人数为98 162人(其中本科生55 182人,专科生42 980人)。其中,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招生83 662人,比上年增长29.6%。高等学校在校生计271 435人(其中本科生172 928人,专科生98 507人),毕业学生48 463人(其中本科生21 430人,专科生15 929人)。研究生和学位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了有效的质量监督和激励机制;专业学位建设力度加大。全省高等学校已有国家设立的全部11种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人数为13 664人(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 158人,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0 506人),当年招生5 670人,毕业研究生2 408人(博士研究生509人,硕士研究生1 899人)。全省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8 042人,其中教授1 944人,副教授5 957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 198人,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 150人。全省高等学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2001年,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高等学校继续实施“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计划”;对教师队伍实行结构比例控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运用竞争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往实行的下达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年度指标的做法被代之以宏观职务结构比例控制的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和共同课教师接受了专业技能培训;近2 000人次青年教师受到岗前培训;21所本科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结束。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等21所开办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受省教育厅委托,完成了各自学校的在职人员和拟聘人员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工作。各高等学校开始实施省教育厅制定的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远程教育开办机构又有所增加。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准开展远程教育。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必须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被录取的学生享有普通高等学校录取考生同样待遇。东北农业大学远程教育招生人数由2000年开办初的320名增加到2001年的2 060名,专业也由3个发展到5个。全省高等学校完成后勤基础设施投资6亿元,新建成学生公寓、食堂、锅炉房及其他用房37.9万平方米;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公寓学府小区二期建设11万平方米全部交付使用。全省高等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881.1万平方米,当年新增面积117.1万平方米。藏书1 803.56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价值15.8亿元。高校科研工作有较大发展,高等学校服务于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工作思路,在农业结构调整、绿色食品和北药开发、生物技术及信息技术发展等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得到了扶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新组建7所高等职业学院,2所成人高等学校合并办学。成立了黑龙江大学晶博学院、同庆学院,佳木斯大学晶博学院、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康佳学院等5所二级学院。全省成人高等学校总计47所,其中省属成人高等学校45所。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57 872人,当年招生23 283人,毕业本、专科学生17 365人。全省成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5 788人,其中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2 173人。校舍建筑总面积153.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33亿元;藏书521.64万册。哈尔滨师范大学等13所高等学校在107个专业与国外高等学校进行联合培养学生。 (崔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