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艺术
全省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工作以省直专业艺术院团为试点全面铺开,在省直6家专业艺术院团推行聘用合同制,实行全员岗位考核竞聘,实现了人才技术资源的合理重组,以龙江剧为龙头组建龙江剧联合体的新机制开始运作。一批新剧目脱颖而出:省评剧院创作生产的《半江清澈半江红》,省京剧院创作生产的《完颜金娜》,哈尔滨的评剧《伯虎吟》、京剧《浑水谣》,大庆的话剧《特殊故事》、舞蹈诗剧《关东女人》,牡丹江的评剧《邓小平在那个春天》,大兴安岭的话剧《大林莽》等为2001年全省戏剧领域再添硕果。在全国重要文艺赛事中取得多项荣誉:在中宣部举办的第8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省龙江剧院创作演出的龙江剧《梁红玉》获“五个一工程”奖。在第2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省评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获优秀剧目奖,并获优秀编剧、优秀导演、优秀舞美设计、优秀灯光设计、优秀表演等单项奖;哈尔滨市京剧评剧院演出的大型评剧《伯虎吟》获优秀演出奖,并获优秀表演奖、表演奖等单项奖。在第3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省京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京剧《完颜金娜》获优秀剧目奖,并获优秀表演、表演、舞台美术、人物造型、灯光设计、服装设计等单项奖;哈尔滨市京剧院演出的大型京剧《浑河堰》获剧目奖,并获优秀表演奖等单项奖。在第7届中国戏剧节上,大庆话剧团创作演出的话剧《特殊故事》获剧目奖,并获编剧、优秀表演等单项奖。在首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上,齐齐哈尔马戏团表演的《悬空走钢绳》获金菊奖,省杂技团表演的《彩链当空》获优秀节目奖;在首届天津滑稽节上,省杂技团的《怪车》获特别奖。在“板桥杯”全国第2届曲艺大赛中,本省作者王世庆创作,省曲艺团马伟国、许长影表演的对口快板书《壮丽中华》获表演一等奖。在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电视大赛中,省京剧院演员黄丽珠获优秀表演奖,张欢、曹阳获银屏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MTV声乐大赛中,省歌舞剧院演员薛丹获银奖。在第1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牡丹江市京剧团演员李鼎获“梅花奖”。在第6届上海“白玉兰”奖评选中,省龙江剧院演员李雪菲获“白玉兰.”奖。在“中【21-02图】 骏马迎春晚会后,省领导亲切接见演职人员 蒋国红 摄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比赛中,省艺校学生张帆获“小梅花金花”、李红获“小梅花银花”称号,指导教师于训威获主教教师金、银奖。艺术研究领域取得新成绩。2001年,省艺术研究所向全国艺术科研规划领导小组申报了5项科研成果,其中陈恕申报的《黑龙江北方民族音乐研究》在全国申报的475项课题中“中标”,成为国家资助课题,此项课题填补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空白。在第2届中国戏剧文学奖评选中,省艺术研究所常晓华撰写的《关东戏剧的悲剧精神》获论文一等奖。在第15届全国田汉戏剧文学奖评选中,刘书彰创作的《地狱天堂》获剧本一等奖;邵宏大创作的《鹓歌》获剧本二等奖;张福海撰写的《戏剧的现实主义理想之维》获评论二等奖。 (李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