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根据省委“造就北疆文艺劲旅,创作文学艺术精品,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指示,省作协继续坚持文学队伍建设的“三抓”战略,抓专业作家,抓文学骨干,抓业余作者,全年在组织作家深入生活、创作文学精品、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及文化形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实效。1.以多种形式组织作家深入生活。作协充分利用朗乡、大庆、农垦等文学创作基地组织作家深入生活,共组织30多位作家到伊春、大庆、绥化、亚布力、巴彦等地深入生活。参与接待中国作协作家采访团一行10人到建三江垦区采风、深入生活,创作出一批反映本省工农业改革和黑土风情的文学作品,在各报刊发表。2.开展文学征文、评奖和作品研讨活动。省作协先后开展了“迎接新世纪,歌颂黑龙江”、“迎接建党八十周年,歌唱黑龙江”两次文学征文活动。组织全省作家作品参加全国第5届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第2届鲁迅文学奖等项文学评奖活动。为推动文学创作,先后召开了大庆六作家作品研讨会、杨庆旺领袖文学研讨会、六诗人《白桦林诗系丛书》研讨会、王莉亚《美国黑人文学史论》研讨会,还召开了陈雷、杜显忠、张向凌、张书栋、李重华等同志作品研讨会。支持哈师大几位教授和研究人员编写出版《龙江特色作家研究丛书》。3.文学创作精品迭出,硕果累累。本省全年出版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25部,中短篇小说近200篇,诗歌8集(部),散文随笔300多篇,报告文学30多篇,电影文学(戏剧)剧本10部。继上届本省两位作家获鲁迅文学奖之后,迟子建的短篇小说《清水洗尘》、张抗抗的《张抗抗散文集》又获鲁迅文学奖。迟子建是全国惟一的蝉联两届全国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作家。陈玉谦的小说《蛙鸣》获“五个一工程”奖;中流的散文集《爱的微笑》获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黑龙江省第2届文艺精品工程奖最终评出:迟子建的短篇小说《清水洗尘》、张雅文的长篇传记文学《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获一等奖;李琦的诗集《最初的天空》、张抗抗的散文集《大荒冰河》、刘振学的散文集《母性天空》、刘邦厚的长篇小说《百年风流》获二等奖;董谦的小说集《荒界》、鲍十的中篇小说《纪念》、杨利民的剧本《北方的湖》、省作协编著的长篇纪实文学《1998抗洪纪实》、王左泓的儿童文学长篇幻想小说《不能飞翔的天空》、全勇先的短篇小说《恨事》、郑加真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东北角》、吴宝三的散文集《未名湖岁月》获三等奖。此外,王阿成的短篇小说《安重根击毙伊滕博文》、墨生的小说《西厢记》被收进《2001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王立纯的长篇小说《苍山神话》、韩乃寅的长篇小说《燃烧》、葛均义的长篇小说《浮世》发表后反响强烈。4.充分发挥文学社团作用。企业文化杂志社与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合作,在哈尔滨召开全国企业文化社团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暨企业文化建设方式研讨会,大会展望了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充分研究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作用。省诗词社在绥化、呼兰等地召开弘扬民族文化、繁荣诗词创作会,推动全省诗词创作。省散文创作委员会在鹤北建立作家艺术家生活创作基地,并召开“振兴新世纪黑土地散文笔会”。省散文诗学会接待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柯蓝等人,到大庆、绥化等地与散文诗作者座谈,研究散文诗创作。调整充实省少儿创作委员会,发展小作家会员,并组织开展夏令营等活动。为完善作协机构,新成立了省直作家创作委员会。5.深化改革,增强期刊活力。省作协积极推进杂志社的改革,以增强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北方文学》杂志社关注黑土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扶持本省作者,集中版面推出了“大庆石油作家专辑”、“北大荒作家散文小辑”、“哈尔滨市青年女作者小辑”。一年来,有20多篇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作家文摘》、《作品与争鸣》等选载和评介。《企业文化》杂志社在注重提高质量的同时,加大发行力度。2001年的发行量是上年的2倍,并作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会刊正式出版发行。 (关 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