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五常市

  市委书记:肖建春   1957年1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8年8月参加工作,2000年6月任现职。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赫 萍(女)
    市 长:刘文彬
    1953年4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12月参加工作,2001年1月任现职。
    副市长:王晓春 张志刚 阎 中 赵敏杰(女) 赵 杰 林炳龙
    市政协主席:刘东辉
    【概况】
    五常市总面积7 512平方公里,人口95万,人口自然增长率2.54‰。五常地貌特征为“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有耕地23.07万公顷,主作物有水稻、大豆和玉米以及关东烟、甜菜、油料等经济作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10万公顷,素有“张广才岭下水稻王国”之称。
    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55.02亿元,比上年增长6.7%;农业总产值实现21.9亿元,比上年增长4.3%;粮食总产10.8亿公斤,比上年略有下降;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10.5亿元,比上年增长8.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58亿元,比同期增长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收入实现19 029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 657元,比上年增长4.3%;农民人均纯收入2 380元,比上年增长2.6%。
    农业   玉米和大豆根据订单、饲料、加工需要,因地制宜选定优良品种,面积分别发展到5.33万公顷和3.33万公顷;经济作物、蔬菜面积发展到1.3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33万公顷;畜牧业三四元杂交猪发展到15万头,比上年增加3万头。改良黄牛2万头,比上年增加5 000头。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完成造水保林15万株,修梯田12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0.2万公顷。完成36座拦河坝和216座建筑物维修,检修机电井1 410眼、抽水站280处、抗旱设备503台套。
    工业
    以构筑立市工业群体为目标,突出“工业强市”战略,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加大扶持力度,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确定五常葵花药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华雨制药厂、龙凤泉啤酒厂、五常食品公司肉联厂、五常纺织厂等具有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的骨干企业为重点扶持项目,同时对上一年度上缴税金达5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其增值税、所得税增长部分返还50%,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
    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共改造黑白色路面34条,其中主干路8条、巷道26条。新增路面12万平方米,新增黑白色城市道路15公里,改造和新建地下排水管线19条,全长6 549.82延长米。
    第三产业和非国有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壮大。个体工商业户已发展到15 907户,私营企业发展到102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亿元。开发旅游资源,不断拓宽旅游领域。
    社会事业   全年共组织实施重点科技项目28项,办民营科技企业21家。投资2 200万元,对五常一中等5所学校校舍进行改造,改造面积达23 651平方米,已全部交付使用,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强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综合治理和优质服务,人口自然增长率2.54‰,计划生育率为92%,综合避孕率达到89.51%。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步伐,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又有进展,2001年又有35个行政村接通了有线电视,使全市通有线电视的村达22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5%。
    【财政收入创历史最高水平】
    预算内财政收入实现19 029万元,比预算超收1 539万元,比同期增长22.2%,超收3 462万元。
    【重点支出得到保障】
    全年共发放16个月工资,补发了1999年欠发的3个月工资,年末又奖励1个月工资,以前年度拖欠的四项基本工资得到弥补,兑现了人均增资200元的调资政策。共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金3 561万元,低保标准由人均104元提高到133元,实际保障人数达453人,支农资金支出1 143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10 959万元,科技三项费用支出32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9.2%、53.7%和108.2%。
    【华雨制药异地扩建项目主体工程结束】
    总投资1.6亿元,土建工程2 500平方米,购置设备242台(套),生产药品达150种,年综合产量达到1 000吨。第一期工程投入资金9 000万元,到2001年10月15日,4栋现代化制剂车间主体工程已经全部结束,有2个车间投入生产。
    【五常“两药”成为立市企业】   2001年五常葵花药业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华雨制药厂分别实现税金4 249万元和1 023万元,同比增长2.61倍和1.03倍。哈尔滨华雨制药厂异地扩产项目投产后,年利税总额将达1.5亿元,上缴税金3 229万元;葵花药业有限公司CMP达标和护肝片扩产项目竣工投产后年可上缴税金6 000万元。这两个企业已成为该市财政支柱企业。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全年共动迁民宅1 182户,公企房5栋,动迁建筑面积77 626.73平方米。规划建设了迎宾小区、鸿源小区等5个住宅小区,34条城市道路,10座公厕,4块公共绿地和5栋教学楼;审批城镇建设开发项目6个、面积34 100平方米,城乡开发总建筑面积为487 300平方米;完成建筑工程量36.8万平方米,比上年度增加11.9万平方米;完成建筑工作量2.5亿元,比上年度提高了39%。年末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2.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平方米。 (五常市政府办公室 张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