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齐齐哈尔市

  市委书记:范广举
    1946年2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0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副书记:杨 信 罗文孝 邓 华 王恒军 蔡炳华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范广举(兼)
    副主任:陈鹏飞 张泽民 杨耀寰 杨树新 凌云禔 孙大增
    市 长:杨 信
    1950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参加工作,2000年8月任现职。
    副市长:邓 华 林秀山 张志良 刘玉华(女) 马立群 石德新 任仕杰 张云志
    市政协主席:金呈祉
    副主席:赵世贵 王 玉 马学云 辛培之 伊忠义 张福春 王桂梅(女)曹振德 王 宏(女)
    【概况】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西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22°24’~126°41’,北纬46°13’~48°56’,辖7区9县(市)。市区面积4 310平方公里,约占市域总面积的10%。齐齐哈尔市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耕地约168.31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8.9%,人均0.31公顷。全市总人口560.1万,比上年增长0.09%。齐齐哈尔市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钢铁、机械、电力、铁路货车、焦炭等大型骨干工业企业优势较为突出,化工、造纸、制糖、冰刀、猎枪、亚麻、玻璃、乳制品、家具等地方工业企业优势逐渐壮大。
    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02.5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9.0%、32.8%、38.2%调整为25.8%、33.8%、40.4%。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65.3万人。年末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11.0万人,增长3.8%。全市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33.2万人,增长2.2%;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55.1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33.8万人,增长3.6倍。全年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员11.7万人。
    农业   全市粮豆薯总产量达318,5万吨,比上年下降26.3%。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21.2亿元,下降7.6%。全市绿色食品原料种植监控面积7.87万公顷。开发绿色食品10大类35个品种。其中,AA级1个,A级34个。全市完成造林面积2.3万公顷。幼林抚育面积6.87万公顷。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达37.0%。年末大牲畜存栏91.7万头,增长4.4%。全市肉类总产量29.5万吨,增长8.4%。水产品总产值5.9万吨,增长6.2%。
    工业·建筑业
    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31.0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22.O亿元,增长6.1%;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2.3亿元,增长33.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8.9亿元,增长4.9%;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2.1亿元,增长16.9%。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利税5.4亿元,增长21.3%,实现利润同比减亏15.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实现税金8 226.8万元,增长7.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4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28 214元/人。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快速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从投资结构看,农林牧渔业投资下降89.8%,能源工业、机械电子工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投资分别增长1.1倍、1.2倍、32倍和44.8%。
    交通·邮电业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95.9亿吨公里,与上年持平。其中,铁路184.1亿吨公里,下降0.6%,公路11.8亿吨公里,增长6.3%。旅客周转量完成55.2亿人公里,增长1.8%。其中,铁路45.3亿人公里,增长1.4%;公路9.5亿人公里,增长3.3%;航空0.4亿人公里,增长12.4%。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9亿元,增长23.8%。年末电信程控交换机74.0万门,增长14.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0.7万户,增长14.4%。移动电话用户40.6万户,增长49.8%。国际互联网用户达4.4万户,增长1.3倍。已通电话的行政村达100%。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3.1亿元,增长6.5%。餐饮业零售额7.6亿元,增长8.3%。制造业零售额4.8亿元,与上年持平。其他行业零售额11.2亿元,增长5.6%。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3.1亿元,增长6.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3.6亿元,增长6.1%。从结构看,“吃、穿、用、烧”的零售额分别为65.5亿元、27.6亿元、26.2亿元、7.4亿元,分别增长4.8%、7.8%、4.O%和25.4%。城乡集市贸易市场268个,集市贸易成交额48.4亿元,增长2.7%。
    对外经济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 2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5%。全年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6项,增长33.3%,项目总投资51 952万元,增长2.7倍。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5 99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7.9%。其中,进口总额3 141万美元,下降52.8%;出口总额2 852万美元,下降4.6%。
    财政·金融·保险业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1亿元(含上划为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市本级完成7.7亿元,增长22.6%。县级完成5.4亿元,下降3.5%。一般预算收入11.9亿元,增长7.5%。基金收入1.2亿元,增长46.1%。全市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5.1亿元,增长32.3%。年末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1.8亿元,比年初增长12.3%。其中,企业存款52.1亿元,增长7.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17.8亿元,增长13.8%;各项贷款余额288.8亿元,比年初增长6.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24.2亿元,增长3.6%。从短期贷款结构看,农业、工业贷款分别增长5.3%和4.4%,商业贷款下降0.4%;中长期贷款余额50.6亿元,增长21.3%。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全年承担各类保险金额368亿元。保险收入4.5亿元,增长36.4%。其中,财产险1.3亿元,与上年持平;寿险2.9亿元,增长70.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0.3亿元,与上年持平。
    科学技术·教育   全市国有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95万人。全年完成科技攻关项目100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学生5 000人,在校学生1.8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学生2 000人,在校学生1.1万人;普通高中招收学生19 581人,在校学生52 655人;初中招收学生93 730人,在校学生330 296人,初中入学率达96.4%;小学招收学生56 442人,在校学生341 56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
    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1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年末全市有各种卫生机构57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1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3个,妇幼卫生机构17个。拥有病床1.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0万人,其中,医生9 163人。全年全市体育健儿在国内比赛中获得金牌51枚,银牌37枚,铜牌25枚。在省内比赛中获得金牌315枚,银牌210枚,铜牌120枚;全年举办运动会650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城镇为93%,农村为79%。
    环境保护   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4.4万公顷。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9个,总投资4 002万元。截至年末,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44个,总面积达101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46个,总面积达70平方公里。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1.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8.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为72.7%,大气总悬浮微粒为0.24毫克/立方米。
    人口·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成效显著,人口低速增长。全市人口出生率为8.21‰,比上年降低1.7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4.64‰,比上年上升0.1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7‰,比上年降低1.88个千分点。据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 742.44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 484.5元,下降27.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17.8亿元,增长13.8%。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2.0亿元,增长3.4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 046元,增长9.35%。
    【各项改革取得较大进展】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国企改革有较大突破。全年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964户,卸掉债务76亿元,盘活资产53亿元。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招商引资9.3亿元,每年减少银行利息5 800万元。在部分国有企业推行经营者年薪制。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四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税费改革试点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圆满完成,撤销乡镇20个、行政村758个,减少村屯干部7 369人,减轻农民负担4 700万元。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市直行政人员精减27%,县(市)行政人员精减23%以上;市政府机构减少了28.6%,县(市)、区机构也做了相应的精简。市直机构改革被评为全国先进。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全市乡镇事业机构精简59%,乡镇全供事业单位编制精简26.9%。完成了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准备工作。
    【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
    深入实施大开放战略,落实优惠政策,强化目标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并组织参加了广交会、哈洽会、上交会、西洽会等大型经贸活动。积极争取并成功承办了首届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扩大了知名度。全市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 191项,到位资金51.85亿元,相当于前4年的总和。其中直接利用外资到位1 210万美元,增长9.5%;间接利用外资到位877.7万美元,增长17.7%。国内横联引进资金到位50.12亿元,增长1倍多。全市引进1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9项,引进资金19亿元,项目的规模和质量都有较大提高。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以建设优美环境迎接绿博会为契机,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对本市新世纪城乡规划与发展战略进行了研讨论证;城市建设呈现出大发展的喜人局面。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1.1亿元,同比增长16.7%。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碾北公路、301国道齐甘段、电信网管大楼、移动通讯中心等工程相继竣工;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大齐公路、联通大道、市党政机关办公中心、中环广场等工程陆续开工建设。拓宽改造了中心城区民航路等6条道路,总铺装面积28.8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城市外环路框架。 (齐齐哈尔市政府办公厅 王延双 王晓峰 薛凡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