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集贤县

  县委书记:刘福荣
    1954年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72年参加工作,2001年3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景华
    县 长:刘福荣(兼)
    副县长:陈本杰 朱昌福 张惠荣 徐增科 韩雪海 吕炳霖
    县政协主席:朴永鹤
    【概况】
    集贤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全县辖5镇3乡157个行政村,区划面积2 2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9万公顷,总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18.4万,是全省重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年粮食总产达2.5亿公斤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4%。以内。
    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10 181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44 015万元、35 393万元、30 77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4.7%和9%。
    农业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例由上年的70:30调整到68:32,订单作物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1%,订单兑现率达95%以上。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发展到2.08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5%,比上年增加1.13万公顷。奶牛存栏3 153头,是上年的25倍,黄牛、生猪、山绵羊、家禽饲养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2.65%、49.61%、14.61%和3.57%,畜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3%。全县农业增加值实现29 8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 08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5.3%。乡镇企业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增加值实现21 320万元,比上年增长16.8%。
    工业经济   坚持改革、开发、管理综合施治,扶强、救活、破产同步推进,形成以浸油、煤炭等为主的优势产业群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地方工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实现工业增加值13 411万元、利润1 641万元、税金2 11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4%、101.3%和44.8%。以福利镇五四村、福胜村为试点的工业园区建设,完成了机构设置、园区规划、实施细则制定、村民身份变更等项工作,五四、福胜两个农工贸有限公司已正式挂牌成立,第一家人园企业哈尔滨圣萱经贸公司投资兴建的浸油厂厂房基础建设已经完工。
    招商引资
    出台了《集贤县发展县域经济优惠政策》及其补充规定,制发了《关于加快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推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制度,实行办事公开制和服务承诺制。全县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8项(含续建项目18项),其中生产加工型项目46项、商贸流通型项目6项、房地产开发型项目25项。签约总额85 492万元,当年实现到位资金39 193万元,其中双鸭山市域外资金29 160万元,完成市下达指标任务的138%。竣工交付使用或投入生产的项目69项。全县30家单位实施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项目65项,实现到位资金11 224.2万元。
    城镇建设
    紧紧牵住经营城市这个“牛鼻子”,实施市场化运作,走出了一条城市建设的新路子。基础设施建设向现代化迈进。新建高级中学完成主体工程,达到冷封闭状态;六中扩建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四眼供水深井建设任务;对向阳路、友谊街等14条街路实施水泥路面改造,总长度8 924延长米,总面积88 972平方米,是前10年街路建设的总和。住宅建设迅猛发展。相继开发建设了向阳小区、新华大厦、花园现代城等27项建筑工程,总面积达到42万平方米,是前3年的总和,拉动县域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住宅楼价格每平方米下降200元左右。全年城镇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3.6亿元,是上年的3.5倍,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4 200万元,是上年的4倍。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实现12 217万元,比上年增长30.9%;财政支出实现11 980万元,比上年增长30.27%。在收支缺口高达3 500万元的严峻形势下,通过采取各种得力措施,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金融部门储蓄余额实现149 216万元,比上年增长3.34%。
    社保体系   制定出台了《全县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实施意见》。全县进入社保体系企业120户12 707人,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4 022人;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53%;进入最低生活保障线达到3 541人,占城镇人口总数的3.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刑事案件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破获省挂牌案件1起、市挂牌案件2起,抓获网上逃犯22人,打掉恶势力团伙7个。安全工作实现了“杜绝特大事故、控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目标,“四项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之内。信访形势明显好转。集体访、越级访、信访总量较上年大幅度下降。
    推进改革
    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三种主推模式达到94%,全县实现破产终结企业16户,处理不良债务3亿多元。行政区划调整、县乡机构改革如期完成。全县由5镇7乡调整为5镇3乡,由234个行政村调整为157个,精减村干部487人,年减轻农民负担156万元。县直党政机构由42个减少到29个,退休退养391人。税费改革完成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社会事业   “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复检。教育投入大幅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撤并农村小学38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荣获全国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先进县称号。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体活动十分活跃。医疗卫生、广播电视、土地等各项事业都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 (集贤县政府办公室 张炳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