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朱德义 1963年12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德义(兼)
县 长:黄志伟
1956年9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2年4月参加工作,2000年9月任现职。
副县长:王思刚 高清敏(女)韩广田 胡君石
县政协主席:王崇伟
【概况】
嘉荫县有人口81 00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33‰。耕地3.73万公顷(不含嘉荫农场),森林总面积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7%,有“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之称。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恐龙故乡”之美誉,原被定为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龙骨山”更名为“恐龙山”,并被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茅兰沟风景区被誉为黑龙江的“九寨沟”,已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9 782万元,同比增长12.8%。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1 492万元,同比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7 683万元,同比增长24.7%;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0 607万元,同比增长10.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 665万元,同比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 340元,比上年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618元,比上年增长12.8%。
农业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种植业结构,以水稻为重点对种植业结构进行调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710公顷。以绒山羊为重点,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绒山羊存栏量由年初8 000只猛增到6.1万只。大力发展北药、袋栽木耳、养蚕等农村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落实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02万公顷,有机食品基地面积4 700公顷,全部经过BCS、OFDC、OCIA认证。嘉荫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已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大力实施“199888”典型示范工程,优良品种使用率达90%,粮豆薯总产量达6.4万吨,比上年增长25.4%。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了向阳乡王家店村333.34公顷旱改水工程的建设任务。本县被批准为国家水电农村电气化县。
工业
2001年上半年,全县99户国有、集体企业全部完成改制任务,共收回产权出售资金2 028万元,卸掉企业债务包袱8 924万元,盘活资产2 783.5万元。在矿产资源开发上,腐殖酸年生产能力已达1 000吨,嘉宇肥料公司3万吨有机肥扩建改造项目已经省经贸委审查通过,并新引进了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在林木资源开发上,以佳友、盛嘉、森枫等公司为龙头,开发了地板块、雪糕棒、铅笔板家具半成品等系列产品。2001年全县工业总值实现16 580万元,同比增长14.3%。
非公有制经济 2001年,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实现23 230万元,同比增长14.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8%,同比增长了1个百分点。全县个体工商户达1 640户,私营企业达40户,分别比上年增长7%和8%,从业人员达3 049人,比上年增长47%。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001年是全县有史以来城市建设力度最大、融资最多、变化最显著的一年。投资9 000多万元,启动了以商服一条街、县一中校舍、黑龙江堤防为主的基本建设项目20项,建筑面积81 144平方米;投资2 700万元,启动了以朝阳镇热网改造、灯光一条街、体育场续建为主的市政建设项目22项,全面实施“美化、绿化、香化、亮化”工程,全年植树2.5万株,种植草坪2.5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
【对外开放再创佳绩】 从有利于今后对俄经贸合作和开发境外旅游的角度出发,以易货贸易的形式投入70万元援建俄罗斯巴斯科沃口岸;投入56万元为俄方海关购置1台安全检查设备。在我方的积极帮助下,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俄口岸联检大厅工程已全部竣工。双方口岸已实现了过人过货的全方位开通,同时,广泛深入开展改善经济发展“软”、“硬”环境创建活动,积极参加各种经贸洽谈会,使招商引资实现了重大突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亿元,是上年的3.2倍。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投资1 300万元,新建10 125平方米一中校舍,于2001年9月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该工程已被评为市优工程,正申报省优工程。投入48万元,修建江山路中段至县一中625延长米水泥路1条,施工面积5 016平方米。投入20万元,新建一中排水支线1条。2001年小学毕业生合格率100%,初中升学率44.3%,普通高考升学率为47.3%,进段率为62%。
【林业工作成果喜人】 完成了4.5万立方米木材生产任务,木材销售4.3万立方米。全年封山育林600公顷,植树造林697.74公顷,病虫害防治率95%。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充分利用“恐龙故乡”这一独特优势,以再现史前文化的生态游为主要内容,推出了“涉奇考古、自然山水、休闲垂钓、异国风光、鄂族风俗”五大特色旅游。通过加强景区、景点开发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全年各景点共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经济效益400多万元。另外,由于积极发展房地产业,拉动了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商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力、邮政、电信、通讯、信息等产业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嘉荫县地方志办公室 郑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