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佳木斯市

  市委书记:孙启文
    1954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0年4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任现职。
    副书记:王国学 董永贵 赵庆有 夏仲和 许兆君 刘铁民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姜 杰
    副主任:李德生 陆道模 王志忠 吴 军 关玉琴(女) 刘俊武
    市 长:王国学
    1944年7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1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任现职。
    副市长:许兆君 王 发 张邦升 王桂文(女) 曲汝柏 张宪军 孙 喆
    市政协主席:韩树礼
    副主席:麻名山 王文义 张建业 薛振经 胡志民 宋柏华 普列·阿里格
    【概况】   佳木斯市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黑龙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相望,并与两地和共青城、莫斯科等开辟了多条国际旅游线路。是祖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被誉为“东方第一城”。全市总面积3.27万平方公里,辖2个县级市和4县5区。全市总人口239.3万,市区人口79.2万,是黑龙江省东北部经济、金融、科技、交通、文化中心。佳木斯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10毫米左右。有耕地面积56.26万公顷,其中可垦荒地20.93万公顷;林地面积27.2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 693万立方米;水域面积13.33万公顷,盛产全国闻名的鲑鱼、鲟鱼、鳇鱼,其鱼子饮誉欧亚市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煤炭、石灰石、黄金、大理石等30多种矿物质。佳木斯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盛产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烤烟、亚麻、甜菜、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
    2001年本市以“十大实效工程”推进为重点,经济总量持续高位运行,国民经济增速明显加快。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位居各市(地)之首。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9.2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保11争13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32.8亿元、39.2亿元、6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0%、12.1%和13.8%。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全市粮豆薯总产量完成250.5万吨,同比增长17.9%。农业总产值实现55.9亿元,同比增长15%。乡镇企业产值完成120亿元,乡企增加值完成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和10.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 907元,同比增长11.6%。以建设畜牧业“半壁江山”为目标,以发展生猪、肉牛、羊、大鹅等畜禽生产为重点,牛、生猪、羊、禽存栏分别达到32.6万头、68.7万头、31.5万只和73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9.4%、12.6%、9.8%和8.9%。全市人工养殖水面达到1.72万公顷,水产品产量完成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8%和5.3%。全市造林面积完成1.74万公顷,同比增长13.5%。绿色食品开发取得新进展,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完成12.76万公顷,同比增长47.1%。绿色畜禽饲养量已达88.7万只(头)。全市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产品累计达到37个,其中,新增13个。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基地面积已达32.06万公顷,共带动农户15万户。“订单农业”取得新突破,全年共签订订单面积23.53万公顷,同比增长6%。签订各种农产品合同39.2万份。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地方工业提前实现整体扭亏。全市工业恢复性调整和地方工业摆脱长期亏损局面,实现了新的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2.7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增加值10.2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地方工业完成85 122万元,同比增长15.5%,高出全省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地方工业提前3个月实现了整体扭亏的奋斗目标。全年共有28户企业实现了引联挂靠,协议引进资金19 300万元,其中到位17 243万元,重组和启动闲置资产11 646万元。国家新增投资项目建设有效地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邮电、通讯设施建设投资继续保持一定增长,市政府重点推进的15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较快,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住宅建设再创新高。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36亿元,同比增长13.7%。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1.27亿元,同比增长16.4%;更新改造投资完成3.01亿元,同比下降2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1亿元,同比增长35.8%。住宅建设完成投资8.74亿元,同比增长29.4%;施工面积13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7%,竣工面积77.9万平方米。全年争取债券41 559万元,国省补助12 203万元,专项资金44 715万元,总计98 667万元。
    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2亿元,同比增长7.5%。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幅度在2个百分点以内。市场建设推进工作取得新进展。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已在各领域深入进行,各市场规范完善工作也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一年来对医药、酒类、石油成品油市场进行了规范,实施了“放心肉”、“放心豆”等“放心工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强化对外经贸工作,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由上年的44家增加到49家,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2 149.8万美元,同比增长23.1%。其中,进口总额实现7 480.3万美元,同比下降5.7%;出口总额实现4 669.5万美元,同比增长141.5%。在进出口总额中,对俄贸易完成9 878.3万美元,同比增长26.2%,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81.3%。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拓展引资领域,全年共引进资金30.5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1 200万美元。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3 137万元,同比增长12.3%。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75 896万元,同比增长30.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持续增长,贷款总额由降转升。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5.3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5.8亿元,同比增长21.3%;城乡储蓄存款余额150.8亿元,同比增长11.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4.3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增长6.9%,中长期贷款同比下降4.6%。
    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年完成技术创新项目67项,其中,新产品开发项目52项,应用新工艺新技术1项,完成和开展信息技术建设项目12项。实现新产品产值3.99亿元,利税3 957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5%和6.1%。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市二中和十一中教学楼竣工投入使用,国家级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展开,弱智教育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市年末总人口在240.7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6‰以内。各项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收缴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启动实施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行了三条保障线向两条保障线并轨;落实优惠政策,为再就业创造宽松环境,实现了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职工协议期满解除劳动关系的“软着陆”。
    【三江国际旅游节】   2001年,佳木斯第10届三江国际旅游节期间,签约经济技术合作项目48项,其中国内合资合作项目35项,国外合资合作项目13项,总签约额6. 38亿元,引进域外资金4.3亿元。地方产品展销突出了资源特色,突出了地方名、优、新、特产品,有161个单位、3 600多种商品参加了展销,6天时间销售70万元的高科技商品、高附加值商品和绿色食品,期间累计接待人数超过30万人次。参展产品销售额达1 980余万元,其中本市地方产品展销额达208万元,创历届节会之最。科技市场展出各类科技成果项目90项,签订科技合作项目5项,成交额1 260万元。接待了俄罗斯和韩国两个国外团组,接待入境游客1 297人,创汇6 056美元。2001年,利用市政府网站召开了佳木斯市首届网上招商引资洽谈会。积极开展网上招商,首届网洽会国内50多个网站与本市政府网站实现了友情链接,每天网上访问量达到600人次,共有13个省(区)30多个市(地)的100多位客商上网与本市的有关项目单位进行了在线商务洽谈,共有10个项目在网上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金额1.7亿元,拟引进资金8 600多万元,贸易合作金额2 000万元。
    【省内最大“气调果蔬”保鲜库建成】
    占地2 800平方米、库容量1 500吨的“气调保鲜”库于8月18日开工,仅用百天的时间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气调保鲜”是世界上公认的现代化高科技保鲜技术,即通过控制贮藏环境温度、湿度、气体抑制蔬菜和水果的生理活性,使其处于休眠状态,最大限度拉长保鲜期。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将“气调保鲜”项目列入“特事”特办。大型气调果蔬保鲜库的建成,填补了省内空白;保鲜库集种植、加工、储藏、销售于一体,配有年保鲜、脱水果蔬6 000吨的加工车间。该库最大的特点是经营绿色蔬菜和水果,使北方市民在寒冷的冬季能够吃上新鲜蔬菜和水果;使澳门等地客商订购到具有北方特色的蔬菜。
    【黑龙江佳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在原佳木斯工农玻璃厂债权转股权后发起设立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公司占地23.22万平方米。公司总资产43 197万元,资产负债率42.46%。主导产品佳星玻璃2001年获省名牌称号。公司在2000年6月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有员工1 26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78人,中级以上职称89人。该公司是黑龙江省玻璃行业规模最大、产量最高、产品门类最全、质量最优、资产最多、效益最好的玻璃生产及其深加工企业。拥有330吨年产190万重量箱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1条,可生产3mm~16mm各种厚度、规格的优质浮法玻璃;有4条玻璃深加工生产线:年产钢化玻璃30万平方米,夹层(防弹)玻璃10万平方米,真空镀铝镜片10万平方米,乳化玻璃10万平方米;公司同时引进开发了具有国际水准的多功能高精装饰装修玻璃深加工设备。2001年公司实现不变价工业总产值10 765万元,现价工业总产值12 457万元。全年生产浮法玻璃196.04万重量箱,超设计生产能力11%,创历史最高水平。
    【佳木斯佳鹏亚麻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是在国家“六五”、“七五”期间建设的,它的前身共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为佳木斯亚麻纺织印染联合公司,于1984年筹建,1986年投产;二期工程为佳木斯亚麻有限公司,1988年上项目,1990年开始陆续投产。2000年4月按照公司制模式对佳木斯亚麻有限公司进行改制,成立了佳木斯佳鹏亚麻有限责任公司。资产总额为20 573万元。公司经过资产重组,已经迈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佳鹏公司是我国亚麻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公司面积4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亚麻湿纺纱锭16 128枚,年产亚麻纱2 600吨,剑杆织机96台。年产亚麻布420万米,一条染整生产线,年加工漂染布能力为1000万米。设备属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其中:精纱机、浆纱机、整经机在我国亚麻行业占领先地位。 (佳木斯市政府办公室 范继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