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吕 岱 1958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5年参加工作,2000年11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志端
县 长:王国俊 1958年6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0年参加工作,2001年1月任现职。
副县长:田学斌 张淑荣(女)谭 华 韩春山 盛戈峰 蔡雪生王 江
县政协主席:王树才
【概况】
明水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西北部。全县幅员面积2 3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7万公顷,草原面积4.67万公顷,林地面积2.8万公顷,是全省绿色造林先进县。全县辖12个乡镇、99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盛产大豆、玉米、水稻、小麦;经济作物有大豆、马铃薯和饲草;同时还盛产30余种野生优质药材。主要地工产品有:国宴用调料明水陈醋、出口创汇的异丁基苯、绿色环保产品纸浆模塑快餐具。
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5.92亿元,同比增长4.2%;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7 267万元,同比增长6.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5 755万元,同比增长3.9%。
农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实现3.33亿元,同比增长7.4%;粮食总产实现2.6亿公斤,同比增长23.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 042元,同比增长2.6%;畜牧业总产值实现8 029万元,同比增长2.8%;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5.09亿元,同比增长10%。
工业 全年共引进合同资金4.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35亿元;引进各类合同项目96项,付诸实施项目51项;实现产值3亿元。城镇招商引资工业企业上缴税金占全部工业企业上缴税金的83。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完成5.45亿元,同比增长9.1%;新口径工业总产值完成1.97亿元,同比增长5.3%;新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8 929万元,同比增长8.1%;实现税金1 411万元,同比增长82.6%。
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 坚持调结构、扩规模、上水平、增效益的发展原则,个体私营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新发展私营企业7户,私营企业总数达到393户;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收1 430万元,同比增长10%。商贸、运输、饮食服务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信息、社区服务和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正在兴起。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78亿元,同比增长2.2%。
财贸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9亿元,同比增长4.3%;城乡存款余额达到6.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6.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 926元,同比增长2%。
基础设施建设
公路建设投资680万元,改建城内白色路面1.6公里,改建乡级黑色路面4公里,新建1座32米永久性桥梁。开发改造市房投资1 000万元,竣工面积1.3万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7.48平方米。农村电网改造投资2 966万元。
科教文卫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突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考升学率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坚持“双百”方针,繁荣文艺创作,规范文化市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体生活。加快卫生工作改革步伐,防病治病和医疗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从强化孕前管理入手,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整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07‰以内。
【培育壮大“五大支柱”产业】
明水县把医药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塑料工业、环保工业作为工业立县支柱产业。医药工业以北药开发为重点,以哈三药厂为依托,加快医药、原料药和高新医药产品开发。化学工业依托资源和区位条件,加快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的化工产品。食品工业以绿色食品开发为重点,围绕粮食、畜禽等产品,改造和新建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大企业、大集团。塑料工业充分发挥产品品种多、技术力量强、原料供应充足的特点,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环保工业利用国家扶持发展的契机,快速抢占科技制高点,大力开发环保节能产品。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 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1年,全县造林0.48万公顷,建成6个千亩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17.4%。省、市分别在明水县召开造林绿化现场会,推广了明水县发展林业经济的经验。林业总产值实现651万元,同比增长5.0%。治理小流域8处,面积1万公顷。
【三精药业明水制药有限公司】 该企业是哈药三厂买断明水制药厂后重新组建、移地扩建的普药生产基地,正在移地扩建之中。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 400万元,年生产能力为片剂10亿片、胶囊2亿粒、冲剂2 000万袋。投产后可实现产值2.1亿元,税金1 500万元,利润890万元。可安置220名职工就业,并可带动明水县印刷、包装、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明水县政府办公室 李忠祥 蔡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