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漠河县

  县委书记:张海峰
    1952年3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参加工作,1997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东民
    县 长:吴玉波
    1954年9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1年5月参加工作,1997年3月任现职。
    副县长:程俊义 黄安柱 张迎军 鲍海军 岳英佩(女)
    县政协主席:钱 鹏
    【概况】
    漠河县位于祖国的最北端,位于中苏界河黑龙江上游南岸,沿江有245公里边境线,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县份,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7’~ 124°20’,北纬52°10’~ 53°33’。极光和白夜是漠河独有的自然景观,素有“中国不夜城”、“极光城”的美誉。漠河口岸为国家对外一级口岸,是黑龙江上游地区对俄出口黄金通道。全县总面积18 233平方公里,辖西林吉、图强、劲涛、兴安4镇和漠河乡,人口8.5万。漠河县地上地下资源丰富、森林广袤,地下贮藏着矿金、石灰石、云母、珍珠岩、石墨、大理石、膨润土等20余种矿产。矿业地55处,属7个工业型。其中已开发利用的主要有黄金、煤、石灰石、大理石等少数几种。
    2001年,是漠河县(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综合经济指标列大兴安岭地区第3名。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0 380万元,为年度目标的100%,同比增长8.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 497万元,为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2.6%。企业经济运行质量较高。西林吉林业局木材生产完成25.9万立方米,财务总收入实现28 735万元,售价实现406.26万元,比上年同期提高59.38元,增长幅度居全区第一。利润实现2 382万元,为年计划的109%,比上年多完成926万元。上缴款任务完成3 479万元,超额41万元。并补发3个月陈欠工资,总额达1 312万元,企业负债率由年初的57%降至55%。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 148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1.6%,同比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3 150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8.6%,同比增长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 041万元,同比增长3.4%,市场秩序井然,商品充足,物价稳定。2001年,漠河县(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确定旅游业、林木深加工、非国有企业、特色农业为经济发展龙头。加大旅游基础建设投入,改善旅游环境,全年接待游客22470人次,同比增长19%,实现旅游总收入894.8万元,同比增长13%。依靠非国有经济投入,全年扩建新精深加工企业12家,县局林产工业新增固定资产3 410万元,当年增加产值近3 600万元,2001年林产工业实现产值8 070万元,完成计划的102%,同比增长1.3%,精深加工产值已占53%。以私营企业钰军公司为龙头,带动了非国有经济发展。全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值9 753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0%,同比增长7.7%;职工自营经济实现产值5 437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20.8%,同比增长35.1%;经营户数3 516户,从业人员5 198人。以示范园农业为龙头,带动了北极特色农业发展。200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2 548万元,同比增长8.6%,粮豆产5 850吨,农村合作经济总收入实现2 300万元,比上年增长6.7%。城镇环境改造取得新成效。2001年县局城镇建设总投资达5 240.5万元,拉动经济增长高达7.7个百分点。围绕扩大城镇规模,改善交通环境,投资360.5万元对镇内“五路一桥”实施了改造,扩建和维修,争取省投资1 000万元,新建水泥结构路面6.7公里;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4 050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8.3平方米;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投资1 999万元启动实施了给水一期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投资340万元扩建了第三中学教学楼;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清理垃圾8.9万立方米,对36、38小区进行了改造、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草坪种植面积达3.9万平方米,绿化植树5万株,绿化覆盖面积完成7.5公顷。29幢沿街楼房实施了亮化改造工程,在大兴安岭地区2001年“净、美、倡”活动评比中,漠河县(局)再次荣获全区第1名。县(局)改革又有新起色。全局林场管理人员由193人减至42人,平均每个林场管理人员只设8人,各林场30个辅助生产单位全部推向市场,制造费用由670万元降至280万元,减支达390万元。小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对小企业进行改制,赢利面由改革前的24%上升为100%;圆满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县党政机关编制精简23%,县局撤销了福利科、煤炭经销公司、林副产品贮木站3个所属单位,将三电办并入生产安全机电科,总计减员146名。社会治安取得新成果。全年发生刑事案件55起,破获43起,破案率78.2%,收缴赃物折合人民币80余万元。办理林政案件24起,处罚28人,罚款42 000元。加大“打邪治非”力度。对全县53名“法轮功”练习者全部登记造册,建立了包人包片制度,并抓获了非法散发“法轮功”宣传品外来人员,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漠河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在“三五”普法活动中,漠河县被评为先进集体,第三中学的目标教学改革在全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政务信息工作被黑龙江省政府评为全省政府系统标兵单位;2001年全县招商引资履约项目11个,引资金额达3 740万元。漠河民用航空机场列入《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建设“十五”规划》,并正式启动前期工程。 (漠河县档案局 朱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