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
2002年,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869个单位,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金额112 837万元,纠正地方不当规定113条。已交财政资金3 762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11 121万元,调账资金13 043万元。提交审计报告、信息708篇,被各级地方党政领导批示、新闻单位采用137篇。预算执行审计进一步深化。结合省本级部门预算的全面实施,省厅开展了对省计委等17个省直主管部门及58个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将审计结果反馈给财政部门,为科学、合理地界定有关部门的预算水平提供了依据;重点安排了对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抗旱经费、岁修费、救灾资金等一批带有全局性的、关系国计民生和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财政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摸索了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新路子。各地审计机关有组织、有特点地开展了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大庆市审计局突出对农、科、教、环保重点资金、外资贷款进行了审计,揭示和查处了财政资金在拨付、使用过程中被挤占、挪用以及损失浪费等问题,维护了国家资金的安全与完整。齐齐哈尔市审计局加强了对劳动保险、环保、土地、教育、供热、物业管理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部门的审计监督,揭示和查处了因行业管理不到位和注重小团体利益而导致的一些违纪问题和管理问题。向市政府提交了专题审计报告,并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得到了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社会上也引起了较大反响。财政决算审计力度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级审计机关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预算执行审计与财政决算审计相结合的工作路子,不断调整工作方法和工作角度,使财政决算审计在查处力度以及揭示、反映问题的深度上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针对审计部门揭示出的乡镇政府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加重农民负担、白条子入账、固定资产管理漏洞多等一些影响和阻碍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省委《信息摘要》连续摘发,省长宋法棠,副省长申立国、王利民也分别做出批示,责成省财政厅、省农民负担减负办公室等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孙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