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信贷管理

  一是采取有力措施,搞好跨年收购。在粮食产量减少、市场粮价上扬、多元化购销主体活跃的情况下,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大胆创新工作思路,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极开展粮食购销业务。省分行根据不同时期的收购形势果断下放并及时调整了贷款的审批权限。市地分行审批权限由1 000万元以下,调整为单企业单品种2 000万元、综合品种4 000万元。同时,按照粮价走势及时调整贷款上限。收购期伊始,省分行确定贷款单价上限为:玉米0.17元/公斤、水稻0.20元/公斤、大豆0.50元/公斤。秋季以来,由于粮食市场购销价格持续上扬,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自筹资金匹配额度较高,省分行通过深入分析市场行情,把粮食贷款单价上限提高为:玉米0.20元/公斤、水稻0.27元/公斤、大豆0.55元/公斤,以确保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能够在自筹资金筹措能力范围之内,申请到非保护价贷款,及时进入市场,开展粮食购销经营。二是通过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间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1)推行风险保证金制度,按照贷款上限提供贷款,不足部分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自筹,或由用粮单位提供差额资金。坚持自筹资金先行到位、先行使用、最后撤回的管理办法。(2)签订非保护价粮食购销合同。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用粮单位提出收购申请,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协商一致,并签订合法有效的购销合同。(3)投放贷款与办理资产抵押工作紧密结合。对没有办理有效资产抵押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不投放非保护价贷款。三是严格准入制度,择优贷款对象,开展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业务。一是认真搞好粮食加工企业贷款资格认定。通过考核粮食加工企业资信状况、经营水平、偿债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和企业发展前景等五方面考核指标,对企业的贷款资格进行认定,经确认符合贷款资格的企业,省分行及时通报市地分行和县市支行。对经确认具备农发行收购资金贷款资格的粮食加工企业,由所在地农发行营业机构对其办理基本存款账户开户手续,对其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主要对能够有效解决当地农民卖粮难问题、促使农民增收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大型粮油加工企业进行支持,重点支持那些加工能力大、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信誉程度高的省级以上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地市级政府确认的粮油加工骨干企业。四是认真组织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为防范贷款风险,保障农发行资金安全,按照总行的要求,组织开展了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全省共评定企业740家,其中:以购销公司为主体核算的企业20户,以库(站)为主体核算的企业655户,其他企业65户。从评定结果看,AAA级企业l户,AA级企业8户,A级企业14户,BB级企业79户,B级企业198户,C级企业440户。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