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区
区委书记:才殿国 1954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8年2月参加工作,2002年1月任现职。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学东
区长:张惠涛 1952年6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9月参加工作,2002年12月任现职。
副区长:赵路军 孟宜男 邢春林 丛科明 邹宗林 陆家蛟
区政协主席:李荣安
【概况】
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实现总产值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利润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5.97亿元,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2.37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8%。
为实施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辟建了10平方公里的机电配套基地。投资3.6亿元,全面启动一期占地73万平方米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4户亿元企业的入区评估和规划定位。帮助驻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进主辅分离,完成5户附属企业分离接收工作。通过公示、竞标等方式,完成7户区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7.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占全区总产值的56%;实现工业利润4.17亿元,比上年增长9.2%。
推进农业主辅换位,创建了原野高产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平安特种畜牧养殖基地,秋林云宴产品加工基地和特色禽类养殖基地,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6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太阳升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双榆树冬季果菜基地。继续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实现产值34.3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年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410元,比上年增长10.3%。
招商引资有新突破,城区经济总量得到壮大。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通用集团达成合作协议;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招商成果显著,签约协议额达到7亿元。全年引进和新办企业488户,其中千万元以上企业58户。实现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20.6亿元,协议引资额25亿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51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830万美元。
积极扩大第三产业比重,着力打造动力新商圈,松雷和平商业大厦、全市单体规模最大的乐松广场和欧式风格的巴黎广场相继开业,世界500强企业及100多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落户该区,与原有的动力人防商城等商业网点共同构成17万平方米商服面积,形成集休闲、娱乐、餐饮和购物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商圈。发展物流经济,龙运物流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全年实现第三产业产值3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全区第三产业引资额占总引资额的80%以上。
发挥资源优势,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组织区内外高层人才成立科技协作小组,创建了动力区通乡科技创业中心、技术市场和科技信息网,成功举办了“中国·动力之乡”高新技术项目洽谈推介会,签订协议14项,协议金额2.8亿元,初步形成了科技企业孵化、技术成果交易、科技协作互动、科技中介服务和科技信息链接五大平台。该区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区和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科技进步示范城区。
城市建设实施六大工程,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实施景观大道建设工程,对和平路进行综合改造,按照欧式风格对和平桥进行全面装饰和亮化,和兴路、电塔街、三大动力路等10条街路得到维修改造和提档升级,形成了桃李、丁香、柞树、松树等特色景观路。实施背街背巷和土路改造工程,共改造38条背街背巷和土路,其中,完成人行道铺装及街路绿化11条,改造背街背巷19条、土路8条,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实施绿色小区创建工程,筹资2 000余万元,创建绿色小区9个,整治庭院87个,整洁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实施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工程,对京哈路、哈阿路两个出城口进行整治;对困扰该区多年污染严重的柳树林垃圾场进行治理改造;投入1 300万元,治理环境污染源23个。实施城市管理创新工程,在全市率先投入使用城市管理数字监控系统,配套了先进的录像监控设备。实施城市开发改造工程,拆迁总面积11.2万平方米,开发建设总规模达到122万平方米,年开发总量创该区历史之最。
主动接收企业办社会职能,完成了量具中小学等6所学校的企校分离接收工作。狠抓教学质量,中考升学率位居全市前列。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完成了122中教学楼建设,该校成为全省设施一流的高中。创办全市首家“蓝领学院”,开展“订单式”教育,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健全和完善了卫生服务网络,完成了全区12个医疗服务中心和15个医疗服务站的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对区人民医院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9.8%,该区被评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加强爱国卫生长效管理,创建品牌单位和庭院68个,该区被评为全省爱国卫生先进集体。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该区被评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月”先进区。
【国家级科技进步示范城区】
2004年,动力区科技工作获长足发展。科技三项经费投入795万元,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发展到330户,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户,产值超千万元的15户。哈高新区动力科技园入驻企业达到160户,实现入库税收总额1 417万元,其中新办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实现入库税收189万元。实施区级立项26项,投入科技经费572万元;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0项,为企业争取上级科技资金1 200余万元。农业大田主要种植新品种覆盖率和农业养殖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和98%,农业现代适用技术覆盖率达到97%。动力科技创业中心入驻企业达到100户,其中60户企业经省、市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为表彰动力区科技工作的突出业绩,国家科技部等部门评选该区为国家级科技术进步示范城区,同时授予该区象征科学技强区振兴的邓小平铜塑像一座,成为东北三省唯一获得邓小平铜像的城区。 (动力区地方志办公室 胡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