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粮食收购

  粮食生产。2005年,全省粮豆薯播种面积为988.93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67.29万公顷,总产为360亿公斤,较上年增加46.5亿公斤。其中,水稻播种面积为184.99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7.45万公顷,亩产为422.5公斤,产量为117.25亿公斤,较上年增加5.25亿公斤;玉米播种面积为273.01万公顷,较上年增加58.81万公顷,亩产为337公斤,产量为137.95亿公斤,较上年增加32.95亿公斤;大豆播种面积为421.46万公顷,较上年增加81.31万公顷,亩产为118.5公斤,产量为74.8亿公斤,较上年增加7.3亿公斤;小麦播种面积为25.91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23万公顷,亩产为249.5公斤,产量为9.7亿公斤,较上年增加1.4亿公斤;杂粮、杂豆播种面积为50.33万公顷,较上年增加6.17万公顷,亩产为155.5公斤,产量为11.75亿公斤;薯类播种面积为33.23万公顷,较上年增加2.32万公顷,亩产为171公斤,产量为8.53亿公斤。粮食收购情况。2005年度,全省粮食经营者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210.29亿公斤,占2004、2005两年平均粮食商品量92.5%,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121.6亿公斤,占社会总收购量的57.8%。全省粮食企业销售和转化粮食总量达到215.35亿公斤,其中,国有粮食企业销售131.56亿公斤,占社会总销售量61%。粮食购销服务措施。省粮食局把做好粮食购销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粮食大丰收变成农民大增收”和“保质、提价、增收”目标要求,重点采取八项服务措施,抓好粮食购销工作,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技术服务,帮助农民通过粮食提质实现增收。组织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屯指导农民,针对不同品种,采取不同方式,做好粮食科学脱粒、整理、保管等工作,帮助农民实现提质、增收。二是加强信息服务,引导农民适时销售余粮和粮食经营者积极入市开展粮食经营。具体是:继续办好农民咨询服务电话,随时解答农民提出的市场价格、市场供求行情等方面的问题;继续办好“龙粮网”粮油价格信息网页,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质量;加强与有关新闻单位合作,搞好政策宣传和定期公布粮油市场价格信息;继续与省农网联合,办好“农民之友”栏目,为农民、粮食经营者及时提供粮食购销政策和市场供求形势、价格等信息服务。三是积极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拓展农民余粮购销渠道。继续规范做好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粮食购销;组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挥场地、设施、技术等资源优势,主动为省内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粮食加工、贸易客户提供代收、代储、代烘等配套服务,活跃粮食流通;积极为省内外多元粮食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咨询、联系合作伙伴、指导与合作对象签订并兑现合同、协调粮食运输等各项优质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粮食收购市场执法检查,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维护正常流通秩序,为粮食经营创造良好环境。四是组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极入市开展粮食经营,切实发挥好主渠道作用。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分类指导,因企制宜,积极稳妥确定购销策略;组织、指导国有粮食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创新经营方式,发展粮食产购加销一体化经营;指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粮食产购加销一体化经营向纵深发展。五是继续坚定不移地做好产销区粮食购销合作工作。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粮食资源优势,继续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机制,企业运作”,“丰歉互相保证,同等条件优先”的原则,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加大产销合作力度,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扩大合作成果。六是做好启动水稻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准备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七是充分利用好粮食收购优惠的信贷政策,做好承贷承还工作。组织全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农发行粮食收购资金信贷政策,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实现银粮双赢。八是全面做好对秋粮购销各项协调工作。各级粮食部门主动协调农发行,帮助企业落实粮食收购资金贷款;主动协调铁路部门,争取更多的车皮,把收购的粮食尽早运出去;主动协调工商部门,营造宽松的购销市场环境,保护农民和粮食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主动协调其他有关部门,落实好相关保证措施,确保秋粮购销工作顺利进行。粮食收购特点。一是信息渠道畅通,信息服务到位。全省建立了粮食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发布机制,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向社会提供粮食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为农民分析粮食市场价格走势和粮食市场动态信息,促进了农民增收。二是粮食收购资金下摆快,收购期普遍提前。农发行调整了粮食收购资金信贷政策,适当放宽了贷款条件,简化了贷款审批程序,提前了贷款发放时间,粮食收购资金及时到位。玉米品种的收购期较常年提前1 个月左右。三是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购销的格局初步形成。2004年9月末开始实施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以来,截至12月末,全省共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4 089件,其中,法人2 294户,其他经济组织14户,个体工商户1 781户。四是国有粮食企业购销市场主渠道作用发挥较好。2005年1-12月,全省各类粮食市场主体共收购粮食226.1亿公斤(原粮218.85亿公斤、成品粮7.25亿公斤)。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收购123.4亿公斤(原粮123亿公斤、成品粮0.4亿公斤),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49亿公斤(原粮49亿公斤)。五是做好启动水稻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准备工作。但由于水稻自上市以来,价格比较坚挺,始终高于1.5元/公斤,该预案在本省没有启动。 (付立忠)
    储粮安全检查。2005年4月初,省粮食局下发了《黑龙江省粮食局关于开展储粮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黑粮储字[2005]32号),对全省储粮安全检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开展“四五粮仓”检查工作。全省参加储粮安全检查846人次,共检查储粮货位5.5万个(其中露天货位4.6万个),储粮210.47亿公斤,占全省库存总量的91.1%。汛期安全保粮。按照国家粮食局《关于做好汛期储粮安全工作的通知》(国粮电[2005]9号)要求,省粮食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库存粮食安全度汛度夏工作的紧急通知》(黑粮明传[2005]8号),对汛期全省储粮安全工作全面部署,粮食安全度汛。潮粮干燥。省粮食局制订下发了《2004年度全省潮粮干燥工作方案》,落实潮粮干燥旬报制度和库存粮食安全保管情况分析报告制度,指导各地采用提高烘干塔烘干能力、推广机械通风、码风垛和自然晾晒等办法,加快潮粮干燥进度。截至2005年底,完成潮粮干燥任务316.38万吨,其中:烘干260.86万吨,晾晒20.68万吨,机械通风和码风垛风干34.84万吨。 (付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