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大庆市供销社提升合作经济组织运行质量

  2005年,大庆市社重点发展了一批企业法人型、经济实体型、利益连接紧密型和经济效益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新跨越,即建立了新型利益连接机制,实现了由松散型向紧密性跨越;推进了组织结构转型,实现了由社团法人向企业法人跨越;提升了综合带动能力,实现了由单纯服务型向经济实体型跨越;转换了合作经济组织职能,实行了由组织指导型向经济效益型跨越。全市建成市级合作经济组织典型40个,发展社员8 826户,带动农户4.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7.7%。吸纳股金1 585.1万元。合作经济组织典型共养殖生猪4.2万头、牛1.1万头、禽类1 455万只,种植规模达1.91万公顷,年产值(销售)实现5亿元。重点抓了大鹅、肉鸡、中药材、马铃薯等4个市级行业协会的规范运作,提升了服务功能和带动能力。全市大鹅养殖达到800万只、肉鸡1 749万只、中药材基地发展到4 340公顷、马铃薯1.33万公顷,同比分别增长6.6%、45.8%、44.7%和33.3%。林甸县水稻协会注册的“鹤鸣湖”牌大米、肇州禾鑫小米专业合作社注册的“大沟”牌小米等,在市场上赢得了一定知名度,产品辐射范围逐步扩大。发挥优势抓对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2005年4月,大庆市社和市农联会共同组织了全市春季农产品订单洽谈签约会,39个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大户代表与来自广东、内蒙古、四川、吉林以及本地的28家龙头企业签订了35份订单,合同履约率达100%,合同金额达12.76亿元,各家龙头企业还出台了最低保护价等多项扶持措施,免费提供种子1 800公斤,中药、玉米、大鹅收购价高于订单价,为农产品建立了顺畅的销售渠道,为龙头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提高了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庆市的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已被市政府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全年共争取扶持资金141万元,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赵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