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物馆
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与满洲里街交汇处,红博广场北侧,乘103、10、18、21路等公交车即达。是文博院馆类人文风景旅游区。馆舍主楼是一座欧洲巴洛克式建筑,建于1908年,米黄色墙面,暗红色穹隆顶,颇具19世纪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是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所大型综合性省级博物馆,也是黑龙江地区最早的文物事业机构。始创于1923年,初名“东省文物研究会陈列所”,此后几经更名,直到1954年正式定名为黑龙江省博物馆,1962年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积累,现有历史文物、自然标本和艺术品等各类藏品近10万余件。长期对外展出的基本陈列有《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自然陈列》。该馆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还适时地推出馆藏专题展览,引进各类临时展览,赴外省举办巡回展览,并多次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重点突出了黑龙江地区人类历史上最具辉煌的史前文化、渤海文化和金源文化,大部分展品是黑龙江地区考古发现的珍贵文物和历代传世珍品。《自然陈列》最具特色的展品是距今6 500万年白垩纪晚期平头鸭嘴龙和距今2万年前的黑龙江第4纪披毛犀、猛犸象大型化石骨架,同时展出的还有原始牛、东北野牛、马鹿、普氏野马头骨等化石标本,这里所展示的鱼、两栖、爬行、鸟、哺乳类等多为黑龙江省特有的珍稀动物标本。 (何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