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右岸617号觇标与618号觇标之间,毗邻伊嘉公路,距嘉荫县城12公里。是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地质公园总面积0.9平方公里。因埋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而得名“龙骨山”。这里是中国最早发现并出土恐龙化石的地方。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起,沙俄政府多次派人到龙骨山盗掘恐龙等古生物化石。现俄罗斯彼得堡地质博物馆展出的恐龙化石骨架,即出于此地。地质公园含有晚白垩纪(距今8 800万年至6 500万年间)丰富的恐龙、腹足类、鱼、昆虫、龟鳖类及植物等化石,产化石地层剖面完整,层序清楚,层位稳定;龙骨山恐龙化石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恐龙化石,属平头鸭嘴龙亚科,是晚白垩纪大型鸭嘴龙的代表。迄今,仅在中国黑龙江流域内发现。除此之外,亦发现了食肉类的霸王龙。园内所发现的植物化石,被命名为嘉荫被子植物群,是中国晚白垩纪泛北极植物区被子植物的典型代表,在中国是首次发现,填补了中国北方晚白垩纪植物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为晚白垩纪古地理、古气候研究又提供了新的佐证,堪称一座天然的晚白垩纪地质陈列馆。 (何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