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十五”期间全省登记的科研成果4 910项,其中应用成果4 496项,的3 328项得到不同程度应用,占应用成果的74%;有79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72项,获奖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据国家科技部《2005年全国科技进步水平统计监测综合评价报告》,黑龙江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12位。深化省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大力促进“政产学研金介”结合,积极推动科技资源整合共享,加快构建六大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6 +1”技术创新体系。有科研机构1 342个,其中中直科研院所26个,省属科研院所121个;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工程中心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部委重点实验室3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1个;中试基地46个;全省建有生产力促进中心9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40家。重点加快对俄“一城、两园、六个中心”建设,哈尔滨国际科技城、哈尔滨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园、莫斯科中俄友谊科技园投入使用,中俄创新研究院等8个中外合作研发机构签约拟落户黑龙江省。引进开发项目226项,其中有40个项目列入国家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水陆两栖多用途轻型飞机”等26个项目实现了产业化。全省建有哈尔滨和大庆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步形成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与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产业群体。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1 52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 301亿元,5年翻两番多。“十五”期间有399家示范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辐射带动企业586家,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32.7%,流动资金降低35%,企业取得效益近百亿元。涌现出哈电机、斯达造纸等一批制造业信息化的全国示范企业。“十五”期间农业领域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53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3项,提供动植物新品种(系)478个,新产品、新材料126种,中试生产线14条,取得专利成果194项。大豆超高产技术研究创造亩产398公斤的国内记录;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成功系列禽流感灭活疫苗,并实现产业化。不断加大医疗、环保、生态、社会工程、四项基金、重点实验室及科学普及工作。全年共支持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16项,引导项目47项,产业化项目15项,四项基金共支持337项。应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紧急设立省级水污染治理科技攻关专项,启动“松花江干流硝基苯类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与对策研究”等7个攻关课题;争取科技部设立“松花江水体污染应急科技专项”,给予3 000万元科研经费,为“十一五”期间松花江流域的综合治理奠定科技基础。 (王喜林 高 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