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联工作概况
由省文化厅、省文联、省舞蹈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黑龙江省第2届“荷花奖”舞蹈大赛于8月10日落下帷幕。全省共报送86个节目参加比赛,有52个节目为新创作的作品。《梦寻阿里郎》、《战》、《嘎子》等6个节目获专业创作表演一等奖;《喜结儿》、《鹤舞雪乡》、《渔船、渔叉、小渔娃》、《冬趣》、《播》等9个节目获非专业组创作表演一等奖。由省音乐家协会、省歌舞剧院主办,省音乐文学学会承办,省企业文联协办的纪念演奏家、词作家尚存宝逝世三周年暨《尚存宝文集》出版座谈会于9月19日在省文联召开。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临汾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于8月9-13日在山西省临汾市举行。全国各地共有23个省市3 000余名小选手参加选拔赛。黑龙江省选拔并推荐的10余名选手有4人胜出,获得“小梅花”称号。由省书法家协会、省书法活动中心共局主办的《王凯霞书法刻字作品集》首发式4月7日在哈尔滨市举行。专家、学者对王凯霞其人其作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总结。1月,省文联主办大型文学期刊《章回小说》创刊20周年纪念活动。《章回小说》自创刊以来,出刊150期,增刊8期,合订本25卷,单行本4卷,共发表长篇小说20部,中篇小说1 097部,短篇和超短篇370篇,各种评论文章近百篇,计3 000万余字,有15部作品被拍摄成电影或电视剧,有近百部作品被其他报刊转载;发表处女作296部,培养文学新人300余人。国内许多知名作家都在该刊上发表过作品。由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第3届中国舞蹈“小荷风采”展演活动于10月2-6日在北京中国剧院举行。中国舞协对全国29个省市和港、澳、台选报的300个节目的录像进行认真复赛选拔,最后确定133个节目近3 000名小演员进京展演。此次展演分为考级成果、儿歌表演、舞蹈精品展演三个部分,是“小荷风采”开办以来节目最精彩、地域最广泛、参加人员最多的一次。由21名专家组成的组委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展演节目进行了评审,省舞协副主席、秘书长何新力应邀担任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经过激烈的角逐,黑龙江省舞协选送的双鸭山艺校迎春舞蹈团表演的《兴安岭上鄂伦春》和哈尔滨市少年宫表演的《喜结儿》获“小荷之星”称号(金牌),编导张晓莹、杜妍荣获“小荷园丁”称号,黑龙江省舞蹈家协会荣获“小荷之家”称号。省剧协推荐的剧评《从<秋天的二人转>看话剧创新》(作者刘迎新)获第5届中国文艺评论三等奖。中国文艺评论奖是2000年经中宣部批准设立、由中国文联评选的全国性文艺理论评论奖,是中国文艺评论的最高奖项。该奖评审严格,影响广泛。本届文艺评论奖共收到参评作品300余篇,评论内容涵盖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等学科。省剧协在第3届黑龙江戏剧丁香奖评奖的基础上,遴选出3篇评论文章报送中国剧协,中国剧协又从全国报送的作品中选出9篇文章参与最终评奖。刘迎新的《从<秋天的二人转>看话剧创新》因对该剧的深入剖析而赢得了评委们的青睐,最终获得评论文章三等奖,这是黑龙江省戏剧评论首次获得的中国文艺评论奖。本次戏剧评论获奖者皆为全国知名戏剧理论家,省年轻作者刘迎新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摘取奖项,实属不易。这表明了黑龙江省戏剧评论人才正在迅速成长,戏剧评论水平也在逐年提高。由省文联主办、省音协承办的首届黑龙江省音乐金钟奖颁奖大会于9月22日在黑龙江大学音乐厅举行,来自全省的116人分别获得了金、银、铜奖。黑龙江省音乐金钟奖是配套中国音乐金钟奖设立的,中国音乐金钟奖是中国音乐领域最具权威的政府奖项,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首届黑龙江音乐金钟奖的比赛吸引了全省各市地1 000余人前来参加,经过决赛,崔杰夫等3人获得了歌曲创作奖,汤俊等26人获得了本次大赛的金奖,纪丽莎等30人获得了银奖,赵阳等60人获得了铜奖。其中金奖获得者侯赛男代表黑龙江省参加11月在广州举行的中国音乐金钟奖的比赛。由黑龙江省文学艺术届联合会、英国北爱尔兰华人协会、黑龙江省版画院共同组织,并由北爱尔兰艺术委员会提供资金援助的《黑土颂-黑龙江“北大荒版画”赴英国巡回展》于3月31日在英国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市OBG美术馆举行预展。8月10-19日,以省文联主席马顺强为团长、省美术馆馆长徐焕昌为副团长的黑龙江省美术家代表团赴英国伦敦德里主持巡展。此次巡展预期1年,将在英国10个城市展出。在中国版画对外交流史上,像这样历时之久、范围之广的展览是绝无仅有的。它不但开创了中国版画国际展览的先河,书写了中国版画史的新篇,也开辟了黑龙江品牌文化走向世界的渠道。此次巡展已售出40余件作品,售出率达到80%以上。 (林 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