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工作
2005年,全省文物保护工作以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完成了遗址文物本体保护工程总体方案设计的修订上报工作,确定了渤海上京遗址文物保护工程委托招投标代理机构;工程的环境整治、考古发掘工作都取得新进展,部分建设资金已经到位,已下拨农户拆迁、征用土地及前期钻探、初步设计等资金1 963万元,完成了回民坟、烈士墓动迁及兴隆寺及三陵坟周边农户动迁工作,工程征地工作顺利进行;《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条例》补报为立法项目,已列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日程;完成了遗址博物馆陈列大纲的论证设计工作和博物馆选址及建筑设计方案招投标等前期工作。以省政府名义公布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开展全省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调研。已完成全部国保、省保单位的网上文字录入和11个地市的图纸和照片录入工作,并完成全部国保、省保单位和41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代码编制工作,重新制作了第一至第四批国保单位记录档案主卷中的文字卷,其中“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等13处国保单位的20套记录档案被评为全国优秀文物档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档工作和重点、濒危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制定工作及保护维修工程有效推进,对省里备案存档的国保和省保单位档案进行了整理、分类和补充。开展了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情况调研,完成了哈尔滨、绥化、大庆、齐齐哈尔等市部分县区保护标志和界桩的制作方案。海林市被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配合大遗址保护,完成了渤海上京宫城3 0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任务。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开展了201国道等16处遗址遗迹约19 5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工作;对10处大型基建用地开展考古调查与勘探。组织专家对《绥滨奥里米城址保护规划》和《哈尔滨关道衙门旧址维修重建方案》等进行了论证;组织实施了“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和“金界壕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补充修订了文物保护“十一五”规划30余个项目。 (李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