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生活报》

  《生活报》全面创新。3月和10月,《生活报》进行两次改版,着重提高办报品位,增大报纸的信息量,突出服务性与贴近性,主打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的“三高”人群。改版后的主要特点是要闻报道视野开阔,省内新闻独具特色,服务新闻细致入微,深度报道透彻翔实。3月,创办通联部,开拓省内和省外新闻市场。通联部下设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和大庆4个记者站,把省内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开办焦点版,成为最具影响力的重拳。强化经济报道,合并科技和教育新闻,创办招考版。调整优化副刊版面结构,加强《星期天》的可读性。继续加强精品版面和栏目的经营-王帮办工作室、名人热线等,体现了服务百姓的特色。发表一大批重要策划报道和专刊,如送寒门学子上大学、送大学生回家的系列报道,复建尼古拉大教堂的连续报道,哈尔滨建治百年、哈尔滨铁路局改革、2005年年终盘点等,其中一些占据新浪网新闻首页重要位置。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比较出彩。11月份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生活报》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了“万众一心,共度难关”的专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提出了一切以办报为中心的活动原则,把活动与报道融为一体,在活动中搞报道,在报道中办活动。主要内容是哈尔滨新闻部的全流域踏访松花江、特稿部的踏访黑龙江境内的湿地和社会新闻部的56个民族踏访这三大踏查,既是活动又是报道,以报道为主要体现方式,以活动为主要的实施手段,取得报道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省城几家平面媒体达成协议,取消了多年来读者已经习惯笑纳的大礼包和广告置换的优惠政策,而且互相监督、互相举报。广告收入保持与上年相等的水平。 (于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