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状况
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 178元,比上年增长10.96%,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64%。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移,主要消费变化特点是:(1) 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类的支出为2 071.60元,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5.43%下降到33.53%,下降1.90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降低,表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其消费特征是:粮油等主食消费呈下降态势,副食品消费比重则相应提高,鲜活及绿色食品受到欢迎。粮油主食消费人均387.50元,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为18.71%,比上年降低0.45个百分点;人均肉、蛋、禽、水产品类消费支出525.20元,同比增长3.98%;蔬菜及干鲜瓜果人均支出195.90元,增长1.46%。消费提高的另一大特点是在外用餐消费额明显增加,人均在外用餐消费支出为386.40元,比上年增长34.83%。(2)家庭设施进一步现代化。以家用电脑、空调、移动电话、家用汽车为代表的家电产品拥有量显著增加。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25.9台,比上年增长50.00%;空调7.2台,增长24.87%;移动电话117台,增长52.76%;家用汽车1.5辆,增长58.94%。(3)医疗保健支出快速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对自身健康更加重视,滋补类保健品、保健和健身类器具消费明显增加。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为613.2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09%。(4)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热情不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满足吃、穿等消费后,城镇居民更加注重业余文化生活,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仍然是城镇居民家庭的热点消费。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教育文化娱乐的支出为802.50元,比上年增长5.25%,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2.99%。(5)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在被调查的2 150户城镇居民家庭中,有89.3%的家庭拥有自己的独立住房。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17.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平方米,其中,44.7%的家庭是购买的房改房,29.1%的家庭购买的是商品房,15.5%的家庭拥有私产房。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的标志是住房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86.0%的城镇居民家庭使用自来水,80.53%的家庭住房拥有卫生设备,使用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家庭分别为33.1%和45.0%。城镇居民用于居住的支出为695元,比上年同期增13.70%,用于水、电、燃料方面的支出为505元,比七年同期增长23.24%。家政服务消费成为城镇居民、特别是收入较高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欢迎。 (郑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