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消费者投诉十大热点

  省消费者协会在3月14日召开的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通报会上,公布各级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投诉23 320件,解决22 077件,解决率达95.7%,并公布消费投诉十大热点:一是安全投诉。安全方面的投诉769件,占全年总投诉的3.3%。主要问题:(1)商品质量问题,如高压锅、啤酒瓶等在消费中爆裂致人伤残;(2)服务行业违规操作,如火锅店排风不畅导致消费者一氧化碳中毒、公交车野蛮驾驶撞伤、摔伤乘客等;(3)消费环境不安全,部分营业场所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在旅馆、餐饮等场所接受服务时贵重物品丢失等。二是种子、农药、化肥、苗木的投诉。全年种子、农药、化肥、苗木投诉为303件,占农用生产资料的63.3%。其中质量问题最多,占投诉性质的73%。主要问题:(1)劣质种子、农药、化肥、饲料大量存在,造成大面积减产,农民反映强烈;(2)产品使用说明书不规范,影响正常使用,甚至发生意外事故;(3)存在无证经营、更换包装、假冒名牌等问题;(4)发布虚假致富信息及购销合同,诱骗农民血汗钱。三是农机具的投诉。春耕秋收两季农村消费者对农机具的投诉比较集中,全年农机具的投诉为139件,占农用生产资料的30.6%。主要问题:(1)农用车质量不过关,常出现发动机启动困难、转向失灵、油箱漏油等问题;(2)维修网点少,售后服务不及时,贻误农时;(3)零配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现象严重;(4)说明书难看懂,农民无法正确使用农机具。四是家用轿车的投诉。全年家用轿车投诉为86件,占家用机械类的73%。主要问题:(1)内在质量差,发动机、变速箱等主要部件在“三包”期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2)售后服务质量差,消费者应该享有的免费修理、更换、退货等权利得不到保障;(3)汽车“三包”规定没正式出台,给消费者维权和消协的调解工作带来极大困难;(4)鉴定难、费用高;(5)折旧费高,消费者很难接受。五是食品投诉。全年食品类投诉为1 142件,占百货类的14.1%。主要问题:(1)食品质量差,其中掺杂使假、偷工减料现象严重;(2)“三无”食品大量存在;(3)不法经营者唯利是图,更换过期食品标签后继续出售;(4)食品生产者缺乏卫生管理意识,消毒不严,生产环境差;(5)垃圾食品充斥市场;(6)有毒加工食品时有发生,出现毒大米、福尔马林海鲜、催熟水果等。六是移动电话的投诉。全年共受理手机投诉4 034件,占通讯类的62%。主要问题:(1)手机通话质量差、电池充电后待机时间短、外壳裂损等;(2)水货、组装机、翻新机充斥市场;(3)虚假宣传;(4)乱收费、小毛病修成大毛病、损害消费者知情权等问题;(5)规避法定义务,损害消费者利益;(6)故障责任难以判定,给消费者增加了负担和不便。七是药品医患的投诉。全年受理药品投诉349件,占食品类的20.5%。主要问题:(1)医院竭力推荐新药、贵药、特效药、进口药,加重消费者的负担;(2)对中药的副作用存在误解,认为中药无副作用;(3)消费者滥用、乱服抗生素、抗感染、减肥、排毒或滋补类药物,出现药物不良反应;(4)盲目轻信广告,耽误病情。八是装饰材料的投诉。全年装饰材料的投诉为350件,占房屋及装饰材料类的29.7%。主要问题:(1)装饰材料以次充好、以假充真;(2)市场不规范,管理混乱,欺诈和短斤少两现象严重;(3)信誉卡不规范,甚至不给开信誉卡,出现问题后以种种理由推卸责任;(4)夸大宣传,虚假承诺,服务态度恶劣。九是美容的投诉。全年美容、美发业的投诉为443件,占服务总类的23.6%。主要问题:(1)美容院无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无行医执照,无证上岗;(2)非法出售“三无”化妆品,拿人脸做“试验田”;(3)卫生条件差,交叉感染经常发生;(4)在美容院接受服务时丢失贵重物品的现象经常发生;(5)虚假承诺,诱人上钩。十是洗染业的投诉。全年洗染业的投诉为424件,占服务类的22.8%。主要问题:(1)洗衣店使用劣质洗涤剂,水洗谎称干洗,多件衣物混洗;(2)洗衣店的工作人员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不按照洗涤标志的要求操作;(3)接受衣物时不认真检查,不认真详细填写信誉卡,出现问题责任难以分清。 (姜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