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全省老龄工作继续开展创建先进县(市、区)活动,成效显著。哈尔滨市动力区等5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省民政厅等8个单位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在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全省评选出泰来县、双城市等16个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老年维权工作得到加强。全省13个市地在老龄工作部门或司法部门设立老年法律援助中心,县(市)、区及乡镇各类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不断完善并向社区、农村延伸。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市地积极探索设立“老年法庭”,取得较好成效。各地从实际出发,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增加了优待内容,提高了优待标准,为全省城市近50万老年人发放了敬老优待证,使广大老人在出行、就医、娱乐、休闲等方面享受优待服务。哈尔滨市提高了百岁老人长寿补贴的标准。各地面对农村老龄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有效途径,积极开展工作,继续推行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明确赡养责任,巩固家庭保障功能。在城区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部分市地开始向农村延伸。哈尔滨、齐齐哈尔市的部分农村,实行农村老人养老保障制度,定期发放生活费或补助金,保障农村老人的退休生活。“银龄行动”成效显著。一些资深的老科学家、老医学专家、老农业专家,到农村包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受到当地农民和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编制《黑龙江省“十一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积极作用,民政部门在社区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劳动部门在养老金发放、卫生部门开展助老复明白内障摘除服务、共青团和工会志愿者为老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引导城乡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种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并坚持寓教于乐,注意发挥各类老年群众团体特别是老年协会的作用。省老龄办指派专人负责省老年协会开展文体活动,以省城哈尔滨市为示范带动全省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通过企业赞助与有关部门合作,在哈尔滨市开展各类会展,组织老年秧歌大赛、老年风采展示、文艺演出,举办各类活动30余次,有近5 000名老年朋友参与活动。老年协会有专业模特委员会,音乐、舞蹈专业委员会,秧歌专业委员会,健身专业委员会等7个机构、100个队、3 800余名会员在哈尔滨及全省一些地市开展活动,推动了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 (刁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