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动力区

  区委书记:才殿国 1954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8年2月参加工作,2002年1月任现职。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学东
    区长:黄玉生 1964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8月参加工作,2005年8月任现职。
    副区长:赵路军 孟宜男 陆家蛟邢春林 邹宗林
    区政协主席:李荣安
    【概况】
    2005年,动力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亿元,同比增长18.7%;实现总产值141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6.85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44亿元(新财政体制),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2.4%。
    工业园区建设投资2亿元,完成机电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入园企业17户,9户已开工建设。初步完成了对俄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土地审批工程。龙运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省外运集团、龙达物流、飞龙快运等企业已入园运营。制订《强力推进区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完成了区属13户未改制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改制预案、安置方案、全员并轨和召开职代会工作。积极推进“三大动力”、哈轻型车厂等驻区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已完成主辅分离工作的15户企业全部落户该区。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占全区总产值53.7%;实现工业利润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
    农业
    继续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力度,着力减轻农民负担。实施减粮增菜和绿色品牌战略,牧业比重大幅度提高。继续发展订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绿色生猪饲养、农产品加工业等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格局初步形成。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完成了双榆树村棚室蔬菜基地节水灌溉设施工程和信义沟清淤工程。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72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5%和7% 。
    招商引资
    强化全员招商意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制定和完善各项奖励政策,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新办企业508户,其中亿元以上企业4户,千万元以上企业59户。全区招商引资额3.94亿元。利用外资项目5项,实际到位额653万美元。外经外贸工作进一步加强,出口额达到5 288万美元,同比增长146%。
    科技工作科技企业孵化力度进一步加大,创业中心总孵化面积扩大到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数达到160户。科技园区入驻企业达到220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5户。全年新办民营科技企业77户,总数达到425户,实现总产值24亿元。完成了动力区生产力促进中心IS0 9000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举办了“中国·动力之乡”国际科技项目推介会。申报国家和省、市科技立项17项,获得扶持资金500万元。动力区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科技进步示范城区。
    城市建设
    围绕提高城市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打造功能和形象兼备的生态型园林城区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的方针,推进城市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城区面貌明显改观。实施通乡街打通工程,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实施了马家沟综合治理工程,黛秀湖景观建设已完成拆迁净地工作。“空中飞碟”、“平顺村满族风情小镇”等建设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全年开发总量达到10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辟建了“五环”、“亚麻”等8个社区休闲健身广场;整治改造旧庭院133个,面积60万平方米。改造土路和背街巷79条。完成了三大动力支路和大庆副路等53条道路的修复工作。新建水冲式厕所6座,垃圾压缩间1个,为103条无灯街路安装了路灯。治理改造烟尘污染源31处,大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市最佳。对和平路、和兴路等街路和动力广场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形成了特色景观街路,扮靓了会展迎宾大道。在动力广场、和平路、文昌街等5条街路规划建设了冰雪景观和灯饰亮化,营造了节日气氛。完成动力广场、和兴路、三大动力路、哈平路等6条街路绿化彩化的提档升级,栽种树木2.93万株,新增绿地面积13.2万平方米。
    文教卫生工作
    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中、高考升学率在全市名列前茅。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启动了第49中学和第30中学教学楼扩建工程,完成了第122中学新校舍建设工程。积极推进企校分离工作,顺利接收了9所企办学校。整顿医疗市场秩序,净化了医疗市场。防病体系得到完善,该区被评为全国牙病防治先进区。完成了爱国卫生创建工作责任目标,该区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区。组织开展了百余场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4%。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取得好成绩,该区被评为全国先进城区。
    亲民工程
    加大亲民救助力度,为全区贫困群众发放救助资金200万元,为3 467户低保户发放低保金775.6万元。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 400人,新增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万人。启动了公寓化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和社区“残疾人维权站”建设。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实现就业再就业10 086人。
    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完善了执法责任制。全面完成“四五”普法任务,全民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健全司法行政工作网络,形成了区有司法局、街道有司法所、社区有司法服务中心的“三级网络、四级管理”的体系。该区黎明司法所被评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司法所。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该区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建设标兵。社会治安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有所下降。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和信访接待工作,防止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发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大对重大事故隐患单位、公众聚集场所的安全检查力度,有效地抑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实施“两亮一安全”工程,保障人民群众安全。 (动力区地方志办公室 胡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