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赵 坤 1956年8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5年8月参加工作,2004年7月任现职。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 克
市长:秦德亮 1960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8月参加工作,2004年7月任现职。
副市长:刘德文 韩景远 刘晓明袁德柱 徐 静(女)李 军王 翔
市政协主席:何广录
【概况】
阿城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距省会哈尔滨市23公里,土地总面积2 814平方公里,辖11镇、5乡、5个街道办事处、126个行政村,总人口65,2万,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7‰。阿城市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山区峰峦叠翠,西部平原坦荡如砥,矿产资源丰富,探明储量的矿产10余种。阿城是金源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阿城市地处张广才岭与松花江平原的缓冲地带,土质肥沃,物产丰饶。近年相继荣获“中国大米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北方名酒之乡”和“中国黏豆包第一镇”等称号。
2005年,该市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大关,实现6.1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8亿元,同比增长16%;入库工商税收5亿元,同比增长14.3%。公安、安监等部门积极配合征收部门,加大对非煤矿山缴税的清查力度,实现税收800余万元,增收320万元;加大对福利企业和水泥企业的监管力度,增加税收700万元;工商部门加强市场监管,新增办照业户2 500户,增加税费收入500万元。松铜钼业入库税收超过1.5亿元,同比增长83%;西林钢铁阿钢集团入库税收8 000万元,同比增长33%。成功出售药用玻璃厂、松花江纺织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资产,国有资产收益1.2亿元。各部门共向上争取资金1.3亿元。在松纺水电气摘环、国有职工并轨资金补贴、城市建设投入、养老保险补贴等多项支出增加5 000余万元的情况下,市财政不但保持了收支平衡,而且略有节余。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标志着全市国民经济进入了快速协调科学发展的轨道。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按经济普查衔接后口径,实现95.41亿元,同比增长14.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现21.5亿元,同比增长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4亿元,同比增长13.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5亿元,同比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 800元,同比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338元,同比增长14.1%。
以国企改革攻坚为突破口,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攀升。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机遇期,抽调30余人成立了国企改制及并轨工作推进组,国企改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市53户市属国有企业中39户企业顺利改制,14户企业进入改制收尾阶段。88户企业21 487名国有职工全部实现并轨,发放并轨资金1.57亿元,其中本级财政补贴5 100万元,国有职工身份得到了彻底转换。实施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共接收11所企办校教职工1 214人。松纺公司改制作为全市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坚持不懈,打赢了松纺改制、并轨、招商攻坚战。松江铜业集团出资8 000万元成功收购了松纺公司,市财政投资1 000余万元对松纺公司水、电、汽进行改造和剥离;出资5 000万元回购松纺公司11 092万元银行债务。松纺的成功改制,对盘活国有资产、开发新兴产业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四川科伦集团竞标收购了药用玻璃厂,四川通德集团成功重组了西钢集团,使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国企改革的成功推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增强了活力,集群基地效应初步显现。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壮大,个体私营企业已达2.2万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户,已成为拉动阿城市国民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新机制,变部门招商为战线推进,市级领导跟踪负责,初步形成了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政府积极推动的招商引资新格局。加大投入,强力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华工业园区的规划启动工作。紧紧依托国有企业改制改组、现有企业存量资产、农副产品深加工进行招商,广泛宣传、主动出击,积极招引对市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牵动作用的大项目。南山乳业、红兴隆肉牛加工、龙江国际森工木业园、民盟上京大学城等项目已达成意向协议;世界500强之一的爱尔兰CRH公司与哈工大共同出资2亿元收购省农垦总局小岭水泥厂项目,已正式签订协议。全市在建项目280个,实际到位资金20.1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在建项目81个,松铜钼业钼产品深加工、澳逸药业、哈尔滨红十字药业等7个超亿元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这些大项目的落户,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积蓄了强劲的后发力量。
【农业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各项惠农政策得以充分落实,拉动农民人均增收135元。继续实施“主辅换位”战略,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6%。防控禽流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13.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5%。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69家,带动农户17 500户。封山造林0.1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9.4%,实现了连续27年无森林火灾。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粮食总产量5.28亿公斤,实现了粮食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