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刘多兵 1955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1年9月参加工作,2001年11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多兵(兼)
县长:王鹏飞 1957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4年8月参加工作,2002年11月任现职。
副县长:王献宇 王洪明 庚志远柴德义 那慧敏(女)
县政协主席:孙希平
【概况】
汤原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西部。全县行政区划总面积3 420平方公里,共辖4镇6乡134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27.5万,耕地面积达6.82万公顷。主要生产水稻、大豆、玉米、烤烟等作物,“汤旺河”牌大米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检测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自然资源丰富,有天然气、地热、石灰石、铁矿石、黄金、褐煤等,质地优良,可供长期开采使用。林业资源种类繁多,有松、柞、桦、杨、椴等10余个树种。土特产品有五味子、刺五加、人参等中药材和蘑菇、猴头、木耳、山野菜等山产品。水资源丰富,境内有1江23河,总水量约7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8万千瓦,小水电开发潜力较大。旅游景点较多,有著名的国家级大亮子河森林公园、东湖公园、渠首风景区等。2005年,全县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和“十五”计划任务。
农业
粮豆薯总产量实现4.76亿公斤,同比增长15.3%。产业化畜牧业增势强劲,畜牧业产值实现4.76亿元,同比增长22%。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面积达到8.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93.7%,经济作物达到5 867公顷,种植饲草料3 000公顷。发放“两补”资金2 638万元。投资2 017万元,实施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扶贫开发、以工代赈项目。完成2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
工业
通过改制、开发新产品、技改,四海公司、三友木业、多普沃饲料等引进企业已达产达效。东风山金矿、希斯达塑料、北方佳宾、宝源酒精等重点企业改革改造推进顺利,发展态势良好。抓住工行改制有利时机,用177万元回购3 100余万元抵贷资产。新增工业投资2.18亿元,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6.55亿元、税金2 51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和1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3家。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
瞄准大企业开展大招商,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的区域性拉动项目,实现了新突破,完成招商引资额2.3亿元。实施松江水泥公司改扩建及环保治理。天隆煤炭、庆丰电站建设、亮子河铁矿开发、东风山铁矿开发等项目与大庆方兴公司合作,完成了胜1井油气勘探和吉1-1号天然气生产井建设。“十五”时期,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金额9.8亿元,盘活闲置资产2.5亿元。
财政
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增收与节支并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财政实力。争取转移支付、农业税补助、产粮大县补助等各类资金1.59亿元,比上年增加2 966万元。全县总财力达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实现保工资、保稳定、促发展。“十五”期间,金融部门累计投放贷款16.48亿元,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改善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道路、住房、水利等基础条件。投资3 032万元,实施汤绥公路汤原至永发段路面改造、3个乡级客运站等工程。投资1 062万元,实施胜利街拓宽和县镇18条巷道白色路面硬化改造。完成人民广场和云阶公园改造扩建,新建一处大型音乐喷泉。投资445万元,完成县镇外环路合龙成型。铺设排水管线5 233延长米、供水管线1.5万延长米,新增自来水用户370户。融资4 410万元,建设了4.8万平方米安居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 967万元,实施年度引汤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汤原镇堤防亚行贷款城防项目建设。投资3 500万元,实施大亮子河森林公园景区内25公里水泥路面改造、愿海寺续建、绿野仙舟度假村二期工程、红色旅游等建设。投资2 968万元,加强网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移动基站11个、联通边际站6个。
社会事业
统筹协调发展教育、劳动保障、扶贫救助等社会事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投资1 368万元,对高级中学、朝中、一中等学校进行维修改造。全县有78名考生升入重点本科大学,高分率居市属各县(市)前列。完成79户企业、9 027名国企下岗职工并轨工作。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6万人,发放养老保险金2 151万元。财政拨款单位职工人均月工资达到1 258元,成为全市最好县份。全民创业行动实现就业和再就业1 050人。全县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6 360人。新增医疗卫生仪器设备75台件。实施农村特困户大病医疗救助,农民参保率达85%以上。
【乳业快速健康发展】
乳业实现龙头、基地同步壮大,进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奶牛存栏2万头,新增泌乳牛5 000头。光明乳业集团投资4 500万元实施了二期工程建设。佳明乳品厂收购加工鲜奶3.2万吨,实现产值4 900万元。硕业乳业公司二期改造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100吨,新建收奶站23个。
【纸业能力增强】
纸业通过技改、环保建设和市场开拓,发展竞争能力明显提升。投资7 300万元,完成了碱回收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行漂白、蒸煮等配套技改,制浆能力提高30%。年产机制纸3.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利润600万元、税余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