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徐学阳 1963年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参加工作,2003年7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殷志国
县长:曹百胜 1955年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2年参加工作,2003年7月任现职。
副县长:马国龙 杨为群 李彦丰郑振新 高士谦 王鸿鹏 李士泽
县政协主席:姜文和
【概况】 肇源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幅员面积4 119.5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35个行政村,人口45.9万。处于全省第一积温带,年有效积温2 900℃~3 lOO℃,热量资源居全省之冠,适合稻谷、果菜、油料等各种作物生长。境内地势平坦,泡沼棋布,水草田三分天下。地上水松花江、嫩江、八家河、南引4条水系纵横绵延,地下水储量51.4亿吨。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6亿吨。中草药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农业
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20%。大牲畜存栏8.3万头,同比增长1.6%。奶牛、肉牛、禽、猪、狐貉存栏分别达到1.5万头、4.8万头、245.2万只、20.9万头和1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8.3%、4.7%、2.5%、19.4%和50%。全年肉类总产量4.85万吨,同比增长44.2%。牧业总收入实现7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6.7%,人均牧业收入实现1 39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水产品总量实现2.62万吨,巩固了全省畜牧水产先进县的地位。全县粮食总产首次突破6亿公斤。特色、绿色作物面积发展8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70%。绿色食品标志数量达到15个,居全省前列。启动建设553.33公顷抗旱保收田和1 333.33公顷高产稳产田,新打抗旱井248眼,上喷灌407处,新建5处蓄水池,新增蓄水能力350万立方米。引进水稻插秧机30台,全县水田机械化面积达到446.67公顷。完成退耕还草0.23万公顷,草原改良0.13万公顷,植树造林0.15万公顷。全年累计输出劳动力9.2万人,劳务收入实现3.68亿元。
工业
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24.5亿元、增加值6.98亿元、利税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46.6%和126%。全年新上工业项目42个,其中超亿元项目7个,超5 000万元项目6个。完成投资4.1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 民营加工企业发展到141家。民营工业总产值实现18.4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5.1%,同比增长18.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1亿元,拉动国民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
财贸
全口径财政收入57 718万元,同比增长56.1%。启动兴茂油田一期工程和肇源油田二期工程,全县石油产能实现63万吨,税收4.87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84.4%。存款余额170 871万元,贷款余额145 340万元。
【园区经济】
皮革工业园区完成政府投资1亿元,引进客商投资1.7亿元,一期厂房维修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部完成。污水处理厂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投入正常运行。入驻企业16户,力源明胶加工、远兴猪皮加工、诚信重革加工3个项目已开工生产。福源皮业、大超皮业、诚实皮业3户企业正在安装设备,准备开工生产。松花江工业园区新引进50万吨玉米加工和1万吨白酒加工2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园区企业已达24户,实现产值7,5亿元、利税4 600万元。新站粮食产业园区完成了整体规划,新人驻企业12户,全年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474万元。港桥经济区建设规划编制进展顺利。
【对外开放】
全年共引进项目36个,实际到位资金9.6亿元。成功举办皮革工业园区项目广州、东莞招商推介会。组团参加第2届两岸四省投资合作洽谈会、第16届“哈洽会”、广州民营经济研讨会和深圳物流招商会。成立肇源驻温州、哈尔滨办事处,组建恒大商贸有限公司,并取得商务部外贸业务许可。发挥罗姆斯制衣、天源食品、草原兴发、外贸公司等拥有自营出口权企业主渠道作用,全年出口贸易额实现1 076万美元。
【大通道建设】
以“一港两桥、三纵五横、村村通”为主要内容的大通道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累计投资4 170万元的肇源新港以及各项附属设施建设顺利完成并交付使用。松花江大桥引道完成江桥至林肇路段9.5公里路基,肇肇路、浩义路建设工程全面完工,新建通村公路175公里,通公路行政村达到120个。嫩江大桥已与吉林方面完成合作立项,恢复并开通皮革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新肇火车站站场改扩建工程沈阳铁路局已正式批复,滨江大道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已经完成。
【城市建设】
投融资l亿多元,完善了城镇基础设施。投资1 740万元的自来水一期工程顺利竣工。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对城镇主次干道的排水明沟进行改造。对城区的主次干道和广场进行绿化。政府大街、中央大街、郭尔罗斯大街安装了新路灯,主干道设置了信号灯,重新规划交通标志,安装了门牌和路牌,城市管理得到有效规范和强化。拓宽三中至食品厂人行道,城镇巷道二期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硬化巷道59条近12公里,行路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民生状况】
新增就业3 1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收缴养老保险金1 910万元,发放3 395万元,发放率达到100%。全县享受低保人员16 442人,发放低保资金864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7%。投入资金1 200万元,启动了第二批14个村扶贫开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