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李宝山 1952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1月参加工作,2003年12月任现职。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国志
区长:王振刚 1955年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6年8月参加工作,2003年12月任现职。
副区长:王树怀 迟国军 张宝楼孙玉峰 王丽波 杨树成
区政协主席:于文学
【概况】
北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是绥化市唯一的市辖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幅员面积2 756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7.5平方公里,总人口88万。城内有4个街道办事处,下辖30个社区;农村有20个乡镇和2个郊区办事处,下辖148个行政村。物产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鱼、优质烤烟和生猪、肉牛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塞北江南”美誉。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高粱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亚麻、马铃薯、瓜菜、中药材等,共有8大系列31个品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绿色食品水稻、大豆和马铃薯基地被国家绿展中心、省政府和中国消协评为最佳推介基地。有耕地18.5万公顷,草原1.61万公顷,水面1.69万公顷,森林3.78万公顷。
200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4.6亿元,同比增长10.3%;农业总产值实现36.7亿元,同比增长2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55亿元,利税实现5 31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5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口径财政收入1.2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 945万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14%和2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 6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404元,同比分别增长9.8%和7%。
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粮食总产量103.44万吨,增产2.6%;绿色食品面积发展到11.73万公顷,实现产值9.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到3.8万公顷,实现总收入7.5亿元,特别是烤烟面积达到0.37万公顷,烟农总收入实现7 438万元,特产税实现1 487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生猪、肉牛、大鹅饲养量分别达到159.9万头、20.3万头和255万只,畜牧业产值实现15.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7%;全区养鱼水面发展到1.07万公顷,水产品总量达2.13万吨,实现产值2.25亿元,比上年增长7.1%;完成造林面积800公顷。
工业
坚持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并重,引联上项和择优扶强并举,广借外力,集聚内力,工业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4 696.7万元,同比增长20.3%;实现工业增加值15 522.9万元,同比增长15%;实现销售收入51 469万元,同比增长16.6%;实现利税5 319万元,同比增长16%。特别是食品、医药、麻纺三大主导产业支柱地位日益突出,产业链条越拉越长,产业层次越来越高,工业增加值实现1.4亿元,税金实现1 911万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和95.8%,麻纺产业的纺纱和织布能力位居全省前列,大众肉联和沃必达已成为省级龙头企业,友嘉亚麻和大众肉联工业总产值均超过亿元。成功引进了美国PSC孟菲斯有限公司,新上糠醛项目,开辟了农副资源综合利用的新空间。
商贸
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积极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业提档升级。2005年,华辰商都、泰华医药、新世纪医药等商贸流通龙头企业连锁经营店已发展到173个,其中区外109个,销售网络已延伸至哈尔滨、牡丹江、庆安、绥棱、海伦、明水、安达等省内7个市、县(区),销售收入实现3.34亿元,税收实现1 440万元;城乡集市贸易总额实现7.59亿元,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 750万美元,其中直接进出口255.1万美元,分别增长12.9%和21.5%。
社会保障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市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共收缴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费5 003万元,争取省、市养老保险补助资金2 200万元,为10 596名企业离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5 313万元,为1 181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金275万元,为1.7万名城市贫困人口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800万元;农村低保试点工作全面实施,将有23 991名农村贫困人口被纳入低保范围;扶贫解困工作深入开展,农村贫困户、企业特困职工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深入贯彻落实新的《信访条例》,突出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未出现集体进京上访,越级上访量同比下降12.4%,荣获了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社会事业
公路网络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全区乡级以上公路硬质化率达到61%。城乡人居条件不断改善,城内整修巷路281条,新建住宅示范小区6个,以香化、绿化、美化、净化为重点的社区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小城镇建设投入资金1 470万元,铺设自来水管线4万延长米,铺装白色路面3 000延长米,新建农房24.1万平方米。公共卫生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改造并恢复了四方台镇卫生院,创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4个,服务人口达到14.5万人,覆盖率达到60%以上。科教兴区战略深入实施,完成国家及省、市科技项目9项,科技贡献率达到54%;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圆满完成,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投资2 300万元新建和维修校舍1.1万平方米。文化、体育、计划生育、民族、宗教、民兵、预备役等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