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刘洪久 1962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8月参加工作,2005年6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世杰(女)
县长:王开明 1963年3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8月参加工作,2004年8月任现职。
副县长:杨理顺 刘玉柱关金红(女,鄂伦春族)燕希瑞
县政协主席:陈守德
【概况】
呼玛县地处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东北部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南与黑河市、西南与嫩江县、北与塔河县、西与新林区和松岭区相接。地理坐标北纬50°49′20″~52°53′58″,东经125°03′20″~127°01′30″,全县总面积14 262.31平方公里。辖2镇6乡,耕地面积26 730公顷;人口12.6万,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1‰。呼玛县资源丰富,全县草本、木本植物62科15属374种,林地面积111 106公顷,天然草场11 883公顷。江河泡泽水面面积23 561公顷。矿产资源有储量可观的金、煤、铁、磷、钼、石墨、云母、石灰石、膨润土、石英砂等。森林里有数十种野生动物,江河中盛产“三花五罗十八鳞”等鱼类,有远近闻名的毛尖蘑、黑木耳、蕨菜、黄花菜等和未受污染的

柿、黑加仑、猴头蘑、稠李子、刺玫果等,还有寒地野生药材百种之多。
2005年,呼玛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2 320万元,同比增长7.1%。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 823万元,同比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 958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 671元,增长6.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 334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 66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 606万元,同比增长6.4%。
三卡乡以2 000公顷A级绿色大豆和333公顷优质小麦基地为基础,落实12个农业种植示范园区。实行了马铃薯种植奖励政策,种植面积达到2 313公顷,实现丽雪公司委托呼玛县经营后的恢复性生产。推广绒山羊养殖,兴建种羊繁育基地,全县存栏15万只,同比增长22%。推进黑木耳种植,全县超过2 100万袋,比上年增加4倍。
基础设施建设。筹资7 000余万元,建成3个社区和1个综合社区服务中心。建成上海知青之家、口岸联检楼、客运站和白银纳乡政府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8 155平方米。完成12公里市政排水工程管网、61.8公里通村公路改造、29公里边防巡逻路建设,铺设市政水泥道路1 800米,改造了韩兴35千伏输电线路。
停止了县林业局木材主伐工作。“天保”管护资金增加到400万元,比上年提高70%,10万公顷公益林被纳入全省生态林建设范畴。认真贯彻上级砂金禁采的决定,彻底清理登记在册773艘采金船、21支水枪,集中扣押20余条采金船,从源头上遏制了破坏生态平衡现象的出现。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本科进线103人,进线率达到27.39%。广泛开展青少年冰雪活动,出资购置冰刀、滑雪设备,开展了管乐进课堂活动,并购置了乐器,3名学生在省和国家级大赛中获得大奖。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到9 910人。加大了就业再就业力度,安排再就业480人,新增就业1 326人。实施教育“阳光工程”,全县住宿生和特困生得到救助。
引资和签约项目4个,签约总额5 050万元,到位资金3 500万元。兴安桥铁矿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规划运作15个涉及资源开发重点项目,其中三间房水电站被列入省.“十一五”规划重点推荐项目,黑呼公路建设被纳入省“十一五”规划交通部重点工程。呼玛县俄罗斯乌沙阔沃口岸获得国家批准,开通在即。配合口岸开通工作,设立驻俄罗斯斯马诺夫斯克办事处,在俄境内组建注册公司,已签订木材采伐与过货协议及长期土地承包使用合同,木材加工厂开始运行。
【高考突破百人大关】
2005年,全县共有376人参加考试,有103人进入本科录取分数段,实现了高考历史性的跨越,首次突破百人大关。总进线率为27.39%,比上年提高8.16%,其中重点本科进线25人,进线率6.65%,比上年提高3.06%。共有187人录取到本科院校,本科录取率为49.73%,比上年提高5.11%,本科进线率居全区普通高中第1名。
【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制度】
2005年,呼玛县被列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试点县。县政府成立呼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县编委批准成立呼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体工作。制订《呼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方案》、《呼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及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案。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张贴标语等各种宣传形式在全县进行广泛宣传和全面动员。全县共有9 91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57%,共计收缴农民参合资金182 600元。全年累计为256名参合农民进行了医药费核销,支付医疗费补偿金308 261元,补偿比达22.55%,平均补偿金额为1 204元,平均补偿金额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约30%。
【农民享受国家农机补贴】
2005年,全县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机具有80马力拖拉机9台,翻转四铧犁6台,旋耕机7台,深松浅翻四铧犁3台,播种机1台,中型圆盘耙1台,购机总金额108万元。其中,农民自筹78万元,国家补贴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