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黑龙江省发改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扎实工作,积极推进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
积极谋划全局,主动当好参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纲要》经省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同时,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了《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和预测工作。建立部门会商制度,按季度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及时发现并剖析了地方工业效益大幅下降、信贷需求矛盾突出、畜牧业下滑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完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其中,《关于贯彻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意见》、《能源原材料涨价对我省经济影响的报告》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完成了东部煤电化基地规划、建设节能型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3个省政府重大立项的研究工作。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组织起草并以省政府名义下发了《全省200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制定和完善了《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等投资体制改革的主要配套文件;制定实施了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贯彻落实意见,并实行了由省直接对县(市、区)的计划管理办法。
全力抓好大项目,推动投资较快增长。组织开展项目年活动。从确保竣工日期、加快项目建设、增加开工项目、抓紧项目谋划4个层次,推进大项目建设,全部完成了200个大项目年度计划。积极开展向上争取工作,累计争取国家资金68.8亿元。加强项目谋划工作。组织编制了“十一五”大项目规划,谋划了7大类23个产业链100余个项目,总投资达到2 000余亿元。注重项目管理,加大项目的稽查工作力度。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争取国家投资支持,落实配套资金,完成了佳木斯市大型商品粮基地等80余个项目的年度建设任务。支持农村水、电、气、路、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以工代赈和新农村试点帮建工作。推动社会事业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支持了中等职业骨干学校、重大文化遗址整治保护等工程建设,以及高职教育、县级妇幼保健院、地市图书馆、大冬会重点工程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组织推进了四煤城沉陷区治理工作,指导四煤城编制完成了棚户区改造工程规划。积极推进交通、能源重点项目建设。哈大铁路专线获国家批复立项,漠河机场和亚布力旅游铁路开工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一批重点能源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和调整改造项目。实施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18个,推动132个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的前期和实施工作。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红色旅游等重点项目,编制完成了亚布力大型滑雪场建设规划。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1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抓好能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工作。发挥省节约办的牵头职能作用,初步建立了推进机制。对节能降耗指标进行了分解,落实到各地。研究制定了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开展了全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节能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实施了余热利用、大型热电联产等一批节能工程。启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建设。116个项目纳入国家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1个污染治理项目启动建设。 (汤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