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业结构调整

(1)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规划启动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粮食总产达422.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畜牧业实现产值846亿元,增长13%。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33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了6.8%,形成了贸工农、产加销相联结的绿色玉米、大豆、水稻、乳品、肉类、山产品、饮品和特色产品8大类产业体系。2008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50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63亿元。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 500亿元。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在12个县进行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继续扎实推进,新组建413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农业信息服务已覆盖到95%的行政村。第一批“百乡千村”试点任务圆满完成,建成农村道路2.48万公里,是年度计划的2倍多。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日益增多,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序进行。(2)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全省工业总产值6 540.9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 444.8亿元,同比增长13.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51.6点,增长10.5%;主营业务收入实现7 924.9亿元,增长22.4%;实现利润1 437.0亿元,增长12.0%。工业经济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升。装备、石化、能源、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分别实现增加值1 156.3亿元、1 254.5亿元、3 115.6亿元和1 01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12.7%、19.2%和28.5%。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以基础产业、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工业经济格局。(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升,达到34.4%。以旅游、金融、物流、服务外包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服务外包和软件研发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新增服务外包企业7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大庆,哈尔滨被国家评定为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城市,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省银行机构新增贷款703.8亿元,增长16.6%。引进内外资银行4家,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已发展到43家,累计提供贷款担保70余亿元。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形成,哈尔滨龙运物流园区开工建设。 (王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