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主要气象灾害

(1)干旱。2008年干旱主要集中在前春和后夏两个阶段。前春干旱达到1961年以来同期极值,大部分江河水位偏低、水库蓄水偏少、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东部靠水库供水的七台河市等城镇用水非常紧张;导致南北林区同时着火,北部林区森林火灾出现时间提前,且前春火点偏多,火警火灾是近10年最多的一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全省各地基本无较大降水过程,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偏少58%,有些市县部分乡镇连续20天无有效降雨,严重干旱的市县连续无降雨日数超过30天,致使中西部地区及三江平原东北部出现严重夏旱。全省大田受旱面积144.4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2%,其中重旱耕地面积54.33万公顷,占受旱面积的37%。旱灾主要影响全省大田作物,但对水稻影响不大,对大豆产量有一定影响。(2)大风、冰雹。风雹灾害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和7月上旬,5月23日五常、7月4日巴彦、8月5日拜泉和伊春市的汤旺河、乌伊岭、嘉荫6个市县(区)遭受龙卷风袭击,损失惨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 100余万元。从破坏程度分析,龙卷风中心风力16~18级,瞬间风速达50米/秒左右。6月19日肇东,6月20日鸡东、海伦,6月27日虎林,6月28日鸡东,6月29日阿城,7月4日庆安,7月8日讷河,8月5日北安、抚远等地先后发生冰雹、大风灾害,造成严重损失。(3)暴雨洪涝。2008年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发生局地暴雨洪涝,主要集中时段在7月和8月上半月。其中,7月5-9日海伦、绥棱、绥化、兰西,7月16-17日饶河、七台河、集贤、宝清,7月24-26日桦南、嫩江、讷河,8月9-12日嫩江、龙江、牡丹江等地遭受暴雨袭击,引发洪涝灾害,受灾严重。7月24-26日,桦南县1个乡镇、嫩江县5个乡镇、讷河市2个乡镇先后遭强降雨袭击,灾害造成各地部分农田被淹、房屋及道路桥涵损毁。受灾人数38 73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数15人,倒塌房屋25间,损坏房屋42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2 636公顷,绝产面积4 070公顷,水毁桥涵91座,水毁道路33公里,直接经济损失6 525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 563万元。(4)病虫害。由于高温少雨,8月初发生严重的草地螟虫害,成虫发生面积超过286.67万公顷,波及全省13个市(地)和农垦地区,覆盖范围之广、虫口密度高,超过历史虫害最重的1982年。哈尔滨港务局东侧的沿江公园道路两侧和哈绥高速公路两侧的树木也遭到天牛虫和杨小舟蛾的侵害。据统计,8月下旬哈尔滨市树木虫害面积达到2.67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5%。(5)强雷暴。受高空槽和地面低压的共同影响,9月15-17日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出现强雷暴,造成多起雷击损坏电器事故,并引发两起火灾。宾县满井乡德平大队百家屯1居民家遭雷击,导致房屋着火烧毁,2人烧伤;哈尔滨市哈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加油站一块加油机主板被毁。6月19日,海林市1农民在田间乘坐牛车打伞时,被雷击中,当场死亡。(6)大雾。受低压影响,11月11日夜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出现雨夹雪天气,由于空气湿度较大,温度较低,12日出现大雾天气,大雾持续15小时左右,同时出现道路结冰现象。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进出港近40个航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近3 000人次旅客滞留机场。12日晚哈大、哈双高速公路被迫关闭,哈同高速公路宾县至哈尔滨市段、哈尔滨市市区发生多起交通事故。(7)暴雪。受强冷空气影响,漠河县出现暴雪天气过程,10月21-25日漠河县过程降雪量达到45.1毫米,最大雪深41厘米,是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同期最大的一次降雪。其中22日降雪量7.0毫米、23日降雪量18.9毫米,均达到历史同期极值。导致漠河交通中断、航班停航、机场关闭。(8)浮尘天气。5月27-28日受蒙古气旋从上游地区带来的沙尘侵袭,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出现浮尘天气,27日齐齐哈尔、林甸、安达、哈尔滨市区等15个市县,28日齐齐哈尔市区、呼兰、肇州、阿城等10个市县出现浮尘天气。 (宋英华 李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