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
2008年,黑龙江省卫生厅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力度。(1)大力推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制定符合全省实际的1 000分制考核指标体系,将卫生部指标体系的内容与方法逐项量化。制定出台《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实施方案》。(2)进一步完善疾病控制工作进农村、进社区工作机制,大力创建省级公共卫生示范区。积极探索疾病控制工作与社区、农村疾病综合防治有效合作机制,重点抓好落实工作,要求有效落实疫情报告、免疫规划、行为干预和卫生宣教等措施。发挥了农村公共卫生的职能,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3)稳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制定并下发《黑龙江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黑龙江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管理方案》、《黑龙江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资金分配方案》等文件,提高公众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认识。加强队伍建设,举办全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业务骨干培训班,提高执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能力。(4)大力开展“出血热防治年”活动。利用中央转移支付提供出血热疫苗的契机,制定下发《全省流行性出血热综合防治方案》、《中央补助地方流行性出血热防治项目方案》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出血热疫苗接种方案》。力争实现全省出血热发病率下降30%,重病区下降50%的目标。(5)执行好中央补助地方疾病预防控制项目。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全省转移支付力度,拨付疾病控制项目资金1.7亿元,占资金总额的65%。对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免疫规划都不同程度增加补助额度,省卫生厅将项目工作与各项疾病控制工作有机结合,通过执行落实项目全面推进各项疾病控制工作。(6)开展2008年传染病防治监督重点检查工作。下发《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全省传染病防治监督重点检查的通知》,检查重点实施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医疗机构内经消毒、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内相关单位传染病防治技术指导和检查及学校和托幼机构预防传染病各项措施落实情况。(7)抗震救灾应急防疫工作。迅速在全省范围内组建18支180名防疫专家组成的抗震救灾防疫小分队,统一装备,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灾后防疫工作。据统计,防疫队完成重点部位、灾民安置点消杀面积共1 275万平方米,使用消杀药品536吨,健康教育人数达8.43万人次,震后心理咨询与疏导1 838人。省防疫队负责的区域蚊蝇鼠密度大幅度下降,没有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为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发生,按照卫生部要求,积极做好全省对口援建剑阁县防疫工作,派出2批卫生防病对口援建小分队,工作重点向科学防疫转变,做到技术到位、培训到位、落实到位,提高了当地的疾病控制水平,为防病治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龚南红 周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