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风情
[ 2008年“十大流行语”]
山寨:源自广东话。最早出现的词是“山寨手机”,此后语义逐渐发生变化,除了用来指冒牌产品之外,还可指“民间的”、“非正式的”事物。雷:本是名词,指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后来用于具有“雷”的震撼效果的物品,如“地雷”、“手雷”、“鱼雷”。现在大为流行的“雷”是动词、形容词,表示受到惊吓。囧:古义为“光”、“明亮”。因它的字形很有特点,有点像人的脸部,呆滞的四方脸,配着一个张着的大嘴巴,两眉向下耷拉着,一副苦恼的样子,并且,它的字音又与“窘”相同,于是古字今用,被赋予“郁闷、尴尬、无奈”之义。和: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异军突起。“和”字成了万众瞩目的对象。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中国人追求“和”,热爱“和好、和睦、和气、和善、和平、和顺、和衷共济、和风细雨、和和美美”。于是,“和”变成一个世界话题,“和谐”更是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不抛弃不放弃:长篇军事题材小说《士兵突击》和同名电视剧中的一句经典的话,是指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抛弃战友;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放弃完成任务。口红效应: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口红反而热卖。因为口红是廉价商品,也是妇女的生活必需品。没有“大钱”去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用点“小钱”买一点“口红”把自己打扮一下,为生活增添点色彩。口红效应指的是经济出现危机时,价廉的生活必需品和文化产品并不会受到冲击,照样会有好的市场。拐点:原是高等数学的术语,指曲线上凸与下凹的分界点。后来借用于经济学,指某种数值持续向高后转低或者持续向低后转高的转折点。现在多用来说明市场运行中由高价位开始下跌或由低价位开始上升的转折。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拐点”也成为2008年的语词宠儿。宅男宅女:来自日语。简单地说,“宅男”就是窝在家里的男人,“宅女”就是窝在家里的女人。他们大多是独身者,十分倚赖电脑和网络,不喜欢外出,不喜欢交际,在家里做着自己爱做的事,自得其乐。不折腾: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说:“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奋斗目标。”“不折腾”三字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直接以汉语拼音“buzheteng”的词形进入英文语汇中。“不折腾”传遍了全世界,成为一个世界流行语。非诚勿扰:本是由冯小刚导演。葛优和舒淇主演的贺岁档电影的片名。由于宣传造势到位,影片上映后票房飙升,冲破3亿元大关。“非诚勿扰”这个4字格短语迅速走红,成为广为使用的热词。 (一 青)
[自助拍写真成时尚]
2008年,自助拍写真成为哈尔滨市民新时尚。他们亲自动手,从服装制作、动作设计、场地选则、影像拍摄、电脑制作、数码打印,到装订成册,全都自己完成。这样既体现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也节省了费用。 (一 青)
[万人吟诵《新三字经》]
2008年,一场破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高占祥新作《新三字经》万人吟诵活动”在双城市希望广场举行。98岁高龄的国学大师文怀沙亲临现场,并在活动中引领万名中小学生吟诵《新三字经》。在激情吟诵中,将《新三字经》中那饱含人生哲理、浓缩时代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现出来。结尾时,《新三字经》作者高占祥亲自吟诵。此次吟诵活动有1.02万人参加,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生吟诵活动”,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同时,由高占祥书写的48米长卷《新三字经》,也获得“自著自书最长的书法长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一 青)
[千里走单骑弘扬奥运]
为宣传奥运精神,年过六旬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民尚志德,独自骑车,6年行程20余万公里,足迹遍及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他还有幸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17号火炬手,他走过辽阔的内蒙古高原、冰雪覆盖的东北平原,穿越人迹罕至的可可西里,踏访一望无际的大、小兴安岭,登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南到天涯海角,北到漠河。上海吉尼斯认定他为“走遍中国第一人”。他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要继续走下去,走遍中国,将奥运精神洒遍神州。 (一 青)
[“针挑”吉尼斯]
通河县清河林业局小裁缝万福全,人称“万大侠”。别看他只是个小裁缝,兵器也只不过是一枚枚小小的缝衣针,可他蒙眼纫针的神奇“武功”堪称一绝,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万福全42岁,1994年冬开始练习凭感觉纫针,一练就是10余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万福全终于练成不用眼看、仅凭手感就能纫针这一绝活,甚至双手背在身后纫针,在水里纫针,在沙里纫针,在燃烧的蜡烛上纫针,靠嘴唇和舌头把在木板上等距离的40根针一气纫完。2007年10月,万福全参加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节目,表演蒙眼纫针;2008年11月,万福全参加《正大综艺》蒙眼穿针比赛,以1分钟纫39根针的成绩成功挑战世界吉尼斯纪录。 (一 青)
[蛋壳上绘制“金陵十二钗”]
婀娜多姿的“金陵十二金钗”被绘制在一枚鸡蛋壳上,惟妙惟肖的形象让人叹为观止。绘制彩蛋的人是59岁的哈尔滨市民赵代丽。走进赵代丽的家,琳琅满目的彩蛋有的镶在盒子里,有的挂在墙上,有的穿成串吊在床头,有的安个底座摆在桌上……“三顾茅庐”、“西天取经”、“钟馗嫁妹”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一一呈现在小巧的蛋壳上。这一民间艺术得到广大市民的赞赏。 (一 青)
[眼皮拉轿车]
五常市双桥子满族乡24岁小伙子袁俊成,将牵引绳一端的两个环状衣扣放入眼中,用眼皮拉动自重900余公斤的哈飞路宝轿车,行进3米,用这样的方式来庆祝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据了解,袁俊成从小喜欢练武术,为了能用眼皮拉动轿车,整整练习5年。 (一 青)
[巧手栽出“奥运榕”]
牡丹江市民董师傅,用几年的时间,把一棵普通的小榕树编制成“2008”和“奥运五环”标志形状,并起名为“奥运榕”,以此表达对北京奥运会的祝贺。整棵榕树高1米左右,在郁郁葱葱的树叶下,用树根编成的“2008”和“奥运五环”上下呼应,之间没有多余的枝蔓,整个“奥运榕”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一 青)
[巧手剪长卷]
方正县民间剪纸艺术家39岁程文霞,历时两年创作巨幅剪纸长卷——《和谐中国迎奥运》。剪纸画面长12.3米,高0.83米,上半部分是两条舞动的中国龙和8个龙珠,寓意2008,5个奥运福娃环绕在“和谐中国”4个大字周围,一些和平鸽穿插其间;画面的主体是中国56个民族的112位男女,他(她)们形态、服饰各异。整个剪纸画面鲜活生动、气势恢弘。程文霞的剪纸作品有《松鹤同晖》、《依偎》、《民族之光》等120幅,多次参加国内剪纸展览会,其中20余幅作品获得全国剪纸大赛金奖、银奖或一、二等奖。 (一 青)
[《中华万寿图》]
经中国著名书法大师启功指点,专攻篆书和将要失传及冷版字体的哈尔滨市书法爱好者韩树林,历经十载,用42种篆体结构,采用李斯小篆写法,写出8万个篆体“寿”字,创作《中华万寿图》一书。据了解,在《中华万寿图》创作过程中,韩树林每创作一页耗时80分钟。 (一 青)
[痴迷收藏的古稀老人]
75岁的哈尔滨市民朱俊峰,对“奥运”有着特殊的感情,从1982年开始,他就倾心收藏与“奥运”有关的邮票、照片、报纸、明信片、纪念物、杂志等。26年过去了,朱老的收藏品堆满了整整一间屋子。在收藏品中,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奥运”邮票一张不缺,还有美国、苏联等国的邮票,照片300余张,明信片50余张,“奥运”邮票50余枚,体育邮票100余枚,报纸和图片上千份。 (一 青)
[木雕教堂]
哈尔滨市香坊区下岗工人娄尚滨,为了让哈尔滨闻名的索菲亚教堂与哈尔滨的冰灯、雪雕一样享誉国内外,让哈尔滨增加一份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就找来木料,用锯和自制的刻刀,反复试验,经过半年的努力,完成一座精美的索菲亚教堂木雕。据悉,他雕刻的索菲亚教堂木雕作品,已被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收购,成为哈尔滨市有名的旅游纪念品。 (一 青)
[哈尔滨市现原始森林]
从有关部门获悉,在距哈尔滨市中心60公里处的阿城区横头山,发现面积近70平方公里国内罕见的原始森林。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鉴定,该原始森林为由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带上的原始森林,是东北地区温带针、阔混交林的典型代表,国内罕见,极为珍贵。经现场测定,林内负氧离子含量为市区的10倍,是天然的大氧吧。在保持原生态前提下,阿城区以横头山原始森林为主体建起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并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和4A级风景区。 (一 青)
[金代阳文文字砖现冰城]
哈尔滨市民刘华为收藏一块砖,经国内女真文化研究专家鉴定,这是金代女真阳文文字砖,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该砖为装饰青砖,其上雕刻有凸形文字及花纹图案,为目前国内发现的首块金代女真阳文文字砖。据金代女真文字研究专家金适教授介绍,在断砖上所刻文字为金代女真大字,阳文(凸字)由上下部分构成,上面是个“大”字,下面是个“土”字,合起来表音是fisa,“背”之意,是金代女真晚期的装饰青砖,主要用于祭祀或宫殿城墙贴面等。据了解,女真大字的写法只在女真贵族内部中使用,这个发现对进一步研究女真历史文化具有参考价值,对传播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 青)
[汉代烟熏壶现冰城]
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嘉宾在圣中古玩商城鉴宝,百余名民间收藏者携带着“传家宝”前来鉴定。哈尔滨市一市民携带的一个汉代烟熏壶,经专家鉴定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但由于藏品有破损,且根据法律不得在市场流通,专家建议收藏者仅作收藏、观赏之用,或送到文物部门。 (一 青)
[村落中的贞节牌坊]
五常市探察出一座当年道光皇帝御批修建的贞节牌坊,此牌坊距今近200年,现位于背阴河镇蓝旗村西南约200米处。有关专家根据蓝旗村保存的吴氏族谱确定,该族先祖为乌扎拉氏,乾隆时期改汉姓为吴。石坊上所称的“额勒德木之女乌扎拉氏”就是蓝旗村吴姓后人经常传颂的“老姑奶奶”。据老人讲,乌扎拉氏出嫁当天,战争发起,新婚丈夫还没来得及入洞房就随军出征,战死疆场。年仅22岁的乌扎拉氏终老一生。道光皇帝为表彰乌扎拉氏持信守节,拨银建造贞节牌坊。该牌坊对于研究中国民俗以及中国古建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 青)
[大庆惊现UFO] 2008年5月2日18时10分,大庆让胡路区龙岗小区14名市民同时看到“UFO”在该市上空飞过。目击者称,该不明飞行物呈葫芦形状,上方有土红色的亮光,在云层边缘短暂悬停后,向正北方向飞去,逐渐消失,整个过程持续7分钟。据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中国UFO观测站站长郑德春介绍,每年都有许多市民反映在夜空中发现不明飞行物,虽然多数经证实是假的,但UFO确实存在。从1982年至今,大庆市居民多次发现UFO,其中6次拍摄到UFO的清晰图像。为此,中国UFO观测站将对此事进行调查,大庆UFO事件将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一 青)
[“墙上花园”]
哈尔滨市新兴“墙上花园”装饰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据研发此项新兴装修艺术的香大花卉基地张国良介绍,将一些澳洲杉、黄杨、松树等袖珍植物种在墙上,以中国水墨画形式呈现出来,也可以种植生菜、蒲公英、香菜、苦苣、莴苣等蔬菜,形成“蔬菜墙”;将小型假山蓄水池运用水压连通器原理,形成“流泉飞瀑”,运用离子发生气原理,喷出雾气,营造云雾弥漫的景象。“墙上花园”让人们在观赏美景的同时,还可起到改变室内空气湿度、净化空气的作用。据介绍,“墙上花园”每平方米造价2 500元,而“蔬菜墙”则便宜一些。 (一 青)
[百年梨树结新果]
2008年,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古梨园内,一棵百年梨树结出一串串果实。据一位老者介绍,这棵梨树约有120余年,树高12米,以前很少结果,因近年来梨园工人精心护理,才结出累累果实。 (一 青)
[百年仙人掌开花千朵]
2008年,在哈尔滨市呼兰区西岗公园内,生长111年的仙人掌迎来花期,上千朵金黄色的花朵挂满枝头,在热带植物中实属罕见,创下历年开花之最,被誉为“亚洲之最”。这株百年仙人掌高8.2米,宽近6米,每年5-7月开花,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达万人。据了解,这株长寿仙人掌初栽于光绪23年(公元1897年),1972年移到西岗公园,历经近10代花师的精心培育,具有可贵的观赏价值。 (一 青)
[巴西木开花20余朵]
木兰县居民张雅珉养的一株巴西木开三串白色球状花朵,最长的一串约半米,上面开花20余朵,花香四溢。据专家介绍,巴西木又名巴西铁树、巴西千年木,是一种热带植物,生长于光照充足、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花期一般在10~15天。巴西木在北方很少开花,张雅珉家的巴西木开花很罕见,引来不少市民观看。 (一 青)
[名犬喜得18崽]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复华三道街一居民家中,一只叫“哈雅”的俄罗斯黑梗犬一胎产下18只小狗,成为远近闻名的“英雄”狗妈妈。据介绍,黑梗犬是俄罗斯的军用犬,性格特别温顺,一次产下18只小狗在中国特别罕见。 (一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