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鸡西市

市委书记:邱玉泉 1953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5年8月参加工作,2004年4月任现职。
    副书记:王兆力 马志勇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邱玉泉(兼)
    副主任:徐振林 朱玉林 朱成富徐德福 任雅欣
    市长:王兆力 1962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7年7月参加工作,2005年1月任现职。
    副市长:李玉刚 马淑华(女)矫 健 朱效利 鲍 华 王广跃
    市政协主席:韩义德
    副主席:赵伟光 郑 君 杨 敏 刘少武 孙 利 兰知震
    [概况]
    鸡西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辖2市(密山市、虎林市)、1县(鸡东县)、6区。总面积22 5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8万公顷。总人口190.8万,人口自然增长率1.2‰。鸡西市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4种,已开发利用20余种,主要有煤炭、石墨、硅线石、钾长石、大理岩等,其中已探明煤炭储量65亿吨;石墨和硅线石储量分别为5.4亿吨、6 700万吨,均居亚洲之首。产业基础雄厚,已形成煤电化、机械冶金、非金属建材、医药、食品五大主导产业。区位优势明显,中俄边境线长641公里,已开通密山、虎林两个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年过货能力190万吨。旅游业发展潜力较大,拥有冰雪、森林、湿地、湖泊等自然景观,有民俗风情、边塞风情、历史文化遗址等人文资源,有兴凯湖、北大荒、新开流等文化底蕴。“北药”资源丰富,野生药材240余种,有100余种列入国家药典,并创出“完达山”、“乌苏里江”、“珍宝岛”等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15.9亿元,同比增长12.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2亿元,同比增长26.2%。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2.3亿元,扣除基金后,同比增长37%;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8亿元,同比增长3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 720元,同比增长15.1%。
    农业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各项补贴资金3.3亿元,比上年增加2.3亿元。农业总产值实现73.4亿元,同比增长7%。粮食总产达到20.2亿公斤,同比增长7.6%,连续五年大丰收。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监测面积达到22.33万公顷,增加1.67万公顷;绿色食品产量达到155万吨,同比增长7.9%。大力推广水稻超早育苗等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7%。积极推进标准化饲养、规模化生产,畜牧繁育体系和疫病预防体系进一步完善,畜牧业产值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10%,占农业总产值的4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0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15%。转移农村劳动力17万人,劳务收入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和28%。国家大型优质水稻基地建设项目基本完成,新增水田0.93万公顷,改善水田3.07万公顷。完成5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35万公顷。新建农机合作社6个,新增农机大户105个,农机装备总量增长5.7%。
    工业
    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8.7亿元,同比增长17.8%。编制完成《鸡西市煤电化基地建设实施规划》,围绕煤炭基础产业、电力产业、煤化工产业3个产业群和5个园区、5个相关产业,谋划的第一批35个重点煤电化项目共开工17个,竣工4个。在建项目可新增煤炭产能500余万吨,新增电力装机容量76.8万千瓦,相当于原有电力装机容量的1.5倍,电力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优势主导产业支撑作用继续增强,煤炭及相关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0亿元,利税14.5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利税的70%和80%;非金属建材产业增加值、利税分别增长18.5%和19%;医药行业增加值、利税分别增长30.2%和52%。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完成重点技术改造项目50项,重点新产品开发51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17%;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281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1亿元,利税10.2亿元,分别增长11.8%和10.9%。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将10户扭亏无望的困难企业纳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规划,碱场煤矿等6户企业破产进入司法程序。循环经济稳步发展,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0.8%。
    第三产业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8亿元,开工建设兴凯湖湿地公园(一期)工程、蜂蜜山景区(一期)、乌苏里江绿色明珠观光塔等24个项目。成功举办第2届黑龙江(鸡西)国际养生度假旅游节,提升了“生态鸡西、养生度假”的旅游品牌形象,推动了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市场开发。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5.2亿元,增长18.4%。进一步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建设,新建、改造农家店400家,市、县(市)农资商品和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成为农资商品供应的主渠道。金融环境有所改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5.3亿元,比年初增长27.7%;各项贷款余额152.7亿元,剔除农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后,比年初增长16.1%;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9.9亿元。成功引进哈尔滨银行。全部完成鸡西辖区4家农村信用联社认购的2.8亿元专项央行票据兑付工作。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鸡西)国际煤炭工业博览交易会,总签约额34.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30亿元,同比增长14.9%,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41.7%。
    城乡建设
    编制完成中心城区西部新区规划、城市住房建设规划、煤矿棚户区改造规划和重点小城镇、中心村建设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完成市中心区地下管网普查、集中供热热网间接改造(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哈达水库供水主管线复线、市污水处理厂、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等工程。投资2.2亿元,改造破产矿区供热面积48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14.2万平方米,改造供热管网15万延米、供水管网21.2万延米。三县(市)改造供热、供水管网4 000余延米,改造供热面积30余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完成了文化路(二期)等4条主次干道维修改造和部分背街巷道亮化工程。深入推进城市低空污染治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超过320天。广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完成了省道虎林至虎头二级公路、县道虎八线虎林境段三级公路、向阳至前卫段边防公路等160余公里公路建设。积极推进城乡绿化工程,新增城镇绿地面积685公顷,植树造林20.17万公顷,绿化村屯62个,绿化道路20.5公里。珍宝岛湿地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社会事业 新建和改造教学楼及附属设施3.3万平方米,撤并农村中小学44所,完善中小学“三室”建设,城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积极推进国家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开展教师队伍“双百”、“双带”、“双聘”活动,107名城镇骨干教师赴农村支教。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主体工程和市中医院康复治疗中心竣工;50%的村卫生所达到标准化要求;组建市医院海扶治疗中心。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试点,新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取得科技创新成果26项,获得国家授权或公开的专利57项。建立市、县(市、区)两级农村实用人才库,确定农村实用人才1 412名。成功承办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高端人才项目合作交流周活动,推介项目72项。新建基层综合文化站(馆)8个,农家书屋58个,完成密山市、虎林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升级改造工程,建设村级共享点153个。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群众性体育场地设施32处。数字电视工程竣工开播。完成数字化地震台网建设。新建和改建社区用房6 500余平方米,提高了社区干部生活补贴标准。“五五”普法取得阶段性成效。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新农村建设]
    完成首批53个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试点任务。建设乡村公路通畅工程854公里,通达工程61.7公里。完成农村自来水入户工程35处,解决1.6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5.6%,提高了1.8个百分点。新建大型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固化)工程10处,新建户用沼气池6 000个,农村使用清洁能源用户达到2万户。依法、有序流转土地6.07万公顷,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8万公顷。98%的村完成了村委会换届选举。场县共建深入开展,农机跨区作业9.67万公顷;共同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防疫密度达到100%;垦区为地方提供航化服务覆盖耕地0.73万公顷,互相提供气象服务覆盖耕地48.67万公顷。
    [大项目建设]
    重点推进的49个投资5 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开工34项,完成投资25.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9亿元。民用机场等16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完成投资10.1亿元,7个项目竣工或交付使用。21个计划新开工项目中,煤矿棚户区改造、天信煤矸石制砖、佰亿集团80万吨焦炭多联产、虎林双叶茂盛木材加工等16个项目开工,开工率达76%,完成投资11.7亿元;12个谋划项目中,大唐鸡西热电联产B厂开工,完成投资3.2亿元。在49个重点推进项目以外,新开工建设了密山热电、恒山高纯石墨深加工等7个投资5 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完成投资2.6亿元。
    [对外开放]
    实施开放先导区战略,投资1 200万元,完成密山当壁镇、虎林吉祥两个口岸联检大楼、口岸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口岸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建设完成鸡西市区海关监管仓库和国际贸易物流园区,实现对俄进出口货物报关、口岸查验前移。开通鸡西—密山—图里洛格—乌苏里斯克的国际货运线路,提高了国际道路运输能力。对俄贸易额实现4.5亿美元,同比增长32.5%。积极参加商贸洽谈活动,第19届“哈洽会”签约项目97个,签约额13亿美元。加大“南联”和境外招商力度,突出资源深加工、煤矿机械等优势主导产业和园区招商,引进国内到位资金52亿元,同比增长41.2%;实际利用外资2 275万美元,同比增长25.3%。
    [社会保障]
    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 273.5万元,城镇新就业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6%,比全年控制目标低0.24个百分点。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加5 000人、1 000人、9 000人、1.3万人和3 000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比上年提高80元和49元。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45元的御寒津贴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3 128名按低保标准领取生活费的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