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朱清文 1956年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3年参加工作,2007年8月任现职。
副书记:张雨浦(回族) 梁成军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单增庆
副主任:郭桂荣(女) 那玉祥 赵广奇 于冶铭 马文成
市长:张雨浦(回族) 1962年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参加工作,2008年3月任现职。
副市长:樊金宝 徐祝新 韩 悌 钱福永 王 瑞 王桂芝(女)马 冲 梁贞堂
市政协主席:王礼民
副主席:于会文 袁正岱 王书雅(女) 赵广东 张 涵 谢殿才 袁 军
[概况]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坐落在小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地区与黑龙江、松花江交汇的三江平原地区,东部、南部隔松花江与富锦市、佳木斯市相望,西部与小兴安岭、伊春市接壤,北部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与俄罗斯比罗比詹市毗邻。幅员面积1.5万平方公里,下辖萝北、绥滨两个边境县,人口110万。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鹤岗成为三江平原北部的重要区域,素有“金三角”之称。
鹤岗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具有多元的主体资源优势。域内矿产资源和农林资源丰富,煤炭、粮食、木材是三大重要资源。煤炭地质储量19.5亿吨,具有低硫、低磷、低灰、高发热量等特点,是优质焦化、气化、动力煤;原煤产量曾列全国第4位,是黑龙江省四大矿区中煤质最好、产量最高的煤矿,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鹤岗林地面积6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 000万立方米,70%是天然林,年生产木材20万立方米,还可从俄罗斯进口20万立方米左右,年拥有近50万立方米的木材可用量。鹤岗地处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是黑龙江省水稻、大豆主产区;鹤岗地处高纬度,是典型的农牧结合区,发展生猪、奶牛、肉牛等养殖业及乳、肉、皮、骨等深加工产业条件良好。此外,鹤岗还有石墨、陶砾页岩等30余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开发条件优良。鹤岗具有明显的对俄开放等区位优势。与俄罗斯有235公里的边境线和两个国家一类口岸,萝北口岸年吞吐能力43万吨,是黑龙江省距哈尔滨最近的对俄口岸,而且位于黑龙江沿边对俄开放中心地带;黑龙江“黄金水道”可运行5 000吨级船舶,能实施“江海联运”,以较近的距离到达日本和韩国。
鹤岗有突出的生产要素优势。域内北有黑龙江,南有松花江,年平均水资源量33.5亿立方米。区域电力供应充足,土地资源丰富,有未利用土地24万公顷,有0.46万公顷工矿废弃地,土地后续潜力较大。突出的生产要素优势使鹤岗有能力承载大型资源精深加工项目。
鹤岗具有优良的生态优势,生态环境良好。黑龙江是国内少数未被污染的河流,游一江春水,览中俄两岸风光;苇场湿地可与扎龙媲美,联营红松母树林是中国三大红松母树林之一。鹤岗人文旅游资源独特,清金遗址、抗联传说、垦荒故事、知青足迹、俄犹风情随处可见,充分体现出边疆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在国家实施能源安全战略、粮食安全战略、水资源安全和“天保工程”的形势下,鹤岗发挥比较优势,以工业立市为主导战略,以资源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主要重点,以招商引资、全民创业为主体措施,以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进步、环境优化为保障,积极建设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基地和优质绿色食品工业基地。
2008年,鹤岗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标,以安全稳定为第一责任,以自身建设为有效保证,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形成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新局面。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4.7亿元,比2007年增长12.3%,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3亿元,增长30%;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实现22亿元,增长23.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3亿元,增长20%,比预期高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 002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618元,增长11.7%。工业增加值增长18.8%,利税增长21.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5亿元,增长3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19.9亿元、142.2亿元,分别增长25.6%、9.2%。
发展项目建设园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50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233个,完成投资47亿元。工业项目快速推进。实施重点工业项目4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完成投资21亿元,增长133%。华鹤百万吨甲醇和新华百万吨化肥两大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成为全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嘉晨120万吨洗煤、圣元580吨鲜奶等36个项目投产运行;兴汇100万吨玉米深加工二期、鹤矿集团10万千瓦矸石热电等6个项目是在建项目;鹤矿集团120万吨鸟山煤矿项目完成国家审批手续,龙煤集团与禄恒集团合作的120万吨甲醇项目完成省级审批。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取得实效。有37个项目列入国家支持计划,新华百万吨化肥、双兰星药业、小鹤立河水库消险扩建等项目获得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2亿元,其中百万吨化肥成为东北三省争取中央支持资金最多的工业项目。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推进。完成园区整体规划,调整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鹤岗市第一个省级工业示范基地获得省政府批准,结束了没有省级工业园区的历史。
农业经济
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实现历史突破。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地方总产达5.8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增加1.2万公顷,绿标增加44个,华池佐味被评为全市第一个调味品绿标。畜牧业实现增加值2.8亿元,增长10%,生猪、奶牛、肉牛饲养量分别增长11%、9.7%和9.5%。农机农技水平明显提高。争取专项补贴1 178万元,更新改造农机具近千台,农机化水平步入全省先进行列;绥滨县农业科技园区被评为全省县级样板。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泰丰粮油、兴汇粮食加工成为全市第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梧桐牌大米已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江萝灌区作为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首批项目开工建设;投资4 077万元,实施了小鹤立河、元宝山水库除险加固等8项重点水利工程;全省第一个市级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完成投资500万元。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首批28个省级试点村一次通过验收。投入607万元,解决了农村1.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改造泥草房2 629户,整村改造14个,在全省率先完成年度任务,受到省政府表扬。
第三产业
旅游业发展开创新局面。以两峡一岛界江游开通和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开馆为标志,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接待游客增长78.4%,旅游收入增长9.4%。商贸流通业快速增长。完成增加值18.7亿元,增长17%,占全市经济的16%。实现税收1.58亿元,增长33.25%,占全市税收总额的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1亿元,增长19.8%。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进出口额完成4 400万美元,增长21.4%;利用外资1 015万美元,增长65%,增幅列全省第6位。赴俄锰矿项目完成融资和矿石取样,黄金项目进入详勘,磷矿项目已与俄罗斯方面签订协议;首次在尼日利亚开发了锰、黄金等资源型项目,并实现生产。
民生事业
新增就业2.5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 000万元,“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筹资2.04亿元在全省率先解决了3.3万名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的历史工资拖欠问题,受到省政府表扬;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资和各项津贴补贴全部兑现;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增加助学、扶贫、大病救助专项资金1 500万元,对特殊弱势群体进行救助和资助;分配廉租房205户,发放租房补贴8 700多户。
城乡建设
制定《新一轮城乡建设重点工程五年规划》及《鹤岗市滨水城市规划建设方案》。350公里农村公路、12条城市主次干道投入使用;国土、矿山治理和供热三期工程、城市绿化、街巷路亮化、公园改造等任务全部完成;沉陷区改造完成年度计划,绥滨松花江大桥开工准备就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新建了特教中心食堂和宿舍,改善5所学校校园,改造9 530平方米危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高考升学率达到86%,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师专招生与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卫生事业协调进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区域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8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救治取得良好成效,结核病、艾滋病防治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人口与计划生育考核指标超额完成。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广播电视节目在全省评比中获奖40个,文艺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134项,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体育事业成绩喜人,2万平方米全民健身中心落成,5个市级训练基地建成;竞技体育获省级以上金牌37枚,夺得世界青年速滑锦标赛速滑项目1金1银,取得中国参赛最好成绩。科技工作逐步加强,申报国家、省级科技项目23项,引进海外技术14项,组建5户企业研发机构,开展海外学人鹤岗行、农民科技节等活动。环境保护取得实效,开工建设全市第一个污水处理厂,实施16个水污染减排项目,关停8家小造纸厂,推进电机节能和锅炉改造等13项节能工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2008年,全市积极围绕社区建设、市区服务开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加强社区建设,使社区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畅通了人民群众诉求渠道,强化了对群众的服务。政府注重在涉及人民切身利益、完善城市功能、政府职能转变的大事、实事上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使城市的组织体系、管理机制和社会功能趋于完善、规范和成熟。
安全工作
以专项整治活动和“百日安全行动”为契机,重点实施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型煤矿创建工作,加大对人员聚集场所的排查力度,整改各类隐患3 100处,关停不合格公共娱乐场所102家,查扣各类违法违章车辆531台。非煤工矿商贸、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7.5%、45.7%;连续13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连续3年未发生火灾亡人事故。加强公安“三基”建设,刑事案件立案率下降4.7%,破案率提高67.5%,其中命案率下降42.6%,破案率达到93.5%。信访工作加大投入力度,解决57件疑难积案,进京访率下降13%,到省非正常集体访、个体访率分别下降20%、74%。投入450万元,巩固国防边防,军地五联创建在全省介绍成功经验。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全年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