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宝清县

县委书记:张 野 1963年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远兴
    县长:朱海涛 1964年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2年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副县长:廉德禄 曲加祥 董英来 王丽华 闫卫东 景长文
    县政协主席:邓国奎
    [概况]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7.27亿元,增长18.2%,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23.9%、10.0%和14.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 022元,增长29.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4.04亿元,增长6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07亿元,增长20.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1 664元,增长2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540元,增长15.4%。
    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70.1万吨,连续两年被评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8%。全县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7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46个。成功举办“宝清·中国南瓜产业发展理论研讨会”。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6.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2亿元。全年完成水利投资2 356万元,重点推进龙头桥灌区节水配套续建工程。农业阳光保险面积达到6.67万公顷,农业生产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宝清农村信息化“一个平台、两个系统”的发展模式在全省推广。筹措资金5 869万元,倾力打造北岗现代农业示范区。强力推进农村三项重点工作,修建农村公路184.5公里,改造农村泥草房6 651户,新建村级活动室50个,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都有综合活动室的目标。新农村建设三年试点工作顺利完成,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工业经济
    县属工业增加值实现11亿元,利税实现5亿元,分别增长18.5%和32%。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5户。跃进山铁矿、万昌煤矿两户工业企业上缴税金超千万元。克服关井压产和政策性关停等不利因素影响,原煤产量实现172.3万吨。扎实推进热电厂和运输公司改制前期工作。筹措资金3 700万元,完成土地收储46公顷。累计投入资金2 700万元,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三通一平”,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
    内外贸易
    全县个体私营业户发展到5 458户,实现增加值11.5亿元,上缴税金8 889万元。外贸进出口企业发展到18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 661万美元,增长42.7%。白瓜子交易大市场、晟业物流中心、人防地下商业街建成投入使用,永康国际商贸城完成基础施工,五金建材大市场开工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粗具规模。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完成龙湖森林公园旅游路、七星河湿地旅游设施配套工程和珍宝岛烈士陵园改扩建工程。对俄经贸旅游发展迅速,全年接待俄罗斯商贸旅游团37个1 467人次。商贸氛围更加浓厚,市场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财税、金融
    全口径财政收入3.1亿元,增长49.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7亿元,增长53.6%;工商税收实现2.45亿元,增长45%。全年累计争取资金6亿元,创历史新高。偿还历史陈欠10 115万元,为历史之最。依法出售国有资产4处,出售资产总额2 300万元。组建宝清县鑫源投资担保公司,协助南华糖业宝清公司申请省开发银行贷款1 000万元。金融机构全年发放贷款21.8亿元,增长78.7%。财税、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进一步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
    编制完成《宝清县近期建设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启动富密公路宝清段建设工程。完成中央大街中段和新华路拓宽改造工程,新建和翻建硬质路面4.2万平方米,整修背街巷道16.9公里。铺设城镇供水主管线2 140延长米,排水管线12 540延长米。累计投入资金2 800万元,完成热电厂热源扩建工程。开发住宅小区12万平方米。实施旧楼房“穿衣戴帽”改造试点。城南休闲广场建成投入使用。栽植大树l260棵。安装景观路灯276盏。城镇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编制实施了《宝清县2008-2012年造林绿化规划》。全县完成植树造林0.07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0.05万公顷。推进“四条生态走廊”和“三条生态河流”保护工程。完成七星河湿地和东升湿地自然保护区恢复项目,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湿地恢复保护示范单位。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实施了环保专项行动。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指标。新上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社会事业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名师工程全面启动。高中课程改革步伐加快,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二表上线人数达658人。完成县直4所初中宿舍楼建设工程,维修中小学校舍3.3万平方米。积极推进青原镇集中办学。成功申报两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两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建筑用纸面稻草板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文化名县”战略深入推进,文化建设蓬勃发展,总投资5 000余万元和1 400余万元的文体活动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建成投入使用。建设农民健身工程21处。完成城镇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全县各类文艺组织35个,全年举办“天府之声”、“迎奥运”等系列文化体育活动9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