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饶河县

县委书记:蔡洪生 1962年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3年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钱 锋
    县长:尚、德龙 1966年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9年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副县长:王炳红 杨 志 栾景栋 傅 刚 魏志合
    县政协主席:张敬德
    [概况]
    饶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比金市隔乌苏里江相望,边境线长128公里,地貌构成为“五山一水二草二分田”,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县域总面积6 765平方公里,县域耕地总面积21.3万公顷。县辖4镇5乡79个行政村,境内有5个国有农场、11个森工林场。全县人口15万,其中,农业人口8万,共有26个少数民族,有1个赫哲族乡和3个朝鲜族村,其中四排乡是全国仅有的3个赫哲族乡之一。饶河县境内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山水宜人,风景秀丽,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欧盟有机食品组织认定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国家珍贵毛皮动物良种繁育基地、国家级“兴边富民”工作试点县。饶河口岸于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客货口岸,199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口岸年过货量100万吨,日过客400人次。饶河是天然大氧吧,森林面积31万公顷,县域森林覆被率为51%,工业污染少,是生态大县。饶河县已实施县属林场全面封山育林、县域内公路两侧500米以内全面停伐措施,建立并完善县属、农垦、森工区域合作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强化退耕还林还湿、速生丰产林基地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饶河有外贸大通道。饶河县是双鸭山市唯一的国家一类口岸县,是全市对外开放的窗口。饶河与俄罗斯比金市直线距离17公里,两口岸相距仅760米,是中俄对应相距较近的口岸,在黑龙江省东部口岸群中具有运输周转快、货运质量高、客货出入境便捷的特点,是过急、活、鲜产品和日用、轻工产品的理想通道。饶河是旅游大走廊。饶河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全国闻名的乌苏里江、珍宝岛和大顶子山,还有著名的挠力河湿地等旅游景区景点。已形成以大顶子山、喀尔喀山和乌苏里江为龙头,以出入境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界江旅游、民俗风情游、农业观光游为品牌的区域旅游格局。饶河是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饶河县拥有黑蜂、刺五加、黑木耳、野猪、鹿、珍贵毛皮动物、大棚蔬菜基地等丰富的绿特色产品,逐步形成以蜂产品加工、山野菜加工、畜牧业为主导的绿特产业体系,产品远销东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以椴树蜜、王浆蜜为代表的蜂蜜系列产品被欧盟有机食品组织和国家环保局认证为有机食品,曾在第33、34届国际蜂产品博览会上分别荣获金奖和铜奖,产品畅销世界各地。以薇菜干为代表的山野菜系列产品出口日本和韩国。饶河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四排赫哲族乡是饶河县唯一的民族乡。他们和谐相处,在接受现代进步的基础上,仍保留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拥有极富民族特色的赫哲族民族风情园、赫哲族崇拜的图腾立柱和赫哲族风情博物馆。赫哲族的工艺美术独树一帜,最为著名的是桦皮制品、木制品、鱼兽皮制品。
    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0.6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 905万元,同比增长25.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实现9 210元,同比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 419元,同比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亿元,同比增长16.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亿元,同比增长63.4%;单位GDP能耗下降6.1%。
    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24个县级领导包重点项目顺利推进,11个项目竣工;抓住国家拉动内需的机遇,围绕生态建设、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精心谋划了103个项目,并提前着手可研、土地、资金、环评等前期工作;饶河至创业铁路项目已列入国家投资规划。
    城市服务
    强力推进城市“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设,完成了通江街和北新阳路人行道改造、南山公园建设和沿江公园续建工程,完成了新兴路、益民街排水工程和向阳街路灯安装,完成了城镇部分供热管网改造,城镇供热质量显著提高。
    社会事业
    对全县部分中小学校舍进行新建和维修,解决了农村集中办学食宿配套用房问题。高考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俄语成绩居全省第一。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1%以上。完成县博物馆主体建设,新建小佳河镇、四排乡综合文化站。参加全市文艺汇演,成功组织全县青年歌手大赛、篮球赛、排球赛、中俄篮球互访赛、乒乓球互访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社会保障
    全年就业人数增加,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开发公益性岗位,“零就业家庭”基本消除,城镇登记失业率降低。全面推进农村低保,低保对象得到及时救助。进一步规范城镇低保,全市低保对象得到有效保障。
    平安饶河建设
    加大对各类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成立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安全生产执法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