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林甸县

县委书记:崔 莹,1957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4年1月参加工作,2002年1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华
    代县长:吴海宝,1969年7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92年7月参加工作,2009年6月任现职。
    副县长:杜玉林 田大文 李 刚 张 刚 张丽杰 黄大鹏
    县政协主席:赵洪林
    [概况]
    林甸县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24°18′~125°21′、北纬46°44′~47°29′。全县幅员面积3 493.2平方公里,下辖5乡3镇3个林牧苇场、83个行政村、552个自然屯,总人口27万,人口自然增长率4.07‰,居住着汉、蒙、回、满、锡伯等17个民族。境内有乌裕尔河、双阳河两条天然河流和东升水库,水面2.1万公顷;湿地6万公顷,是世界八大湿地之一,栖息着丹顶鹤、灰鹤、白鹤等188种珍禽异鸟,扎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位于境内;苇塘3.2万公顷,是黑龙江省第二大芦苇生产基地。有耕地11万公顷,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和亚麻、蓖麻、葵花等经济作物;草原10万公顷,盛产防风、龙胆草、黄苓等珍贵药材。G015国道和绥满、林肇、明海、林依等省级公路贯通全境。地热资源静态储量1 810亿立方米,是迄今国内发现的特大型中低温地热田,富含碘、锶、硼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在洗浴疗养、医疗保健、休闲度假、供暖供热、种植养殖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林甸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世界温泉养生基地”。
    农业 全县省、市级重点村增加到27个。改造泥草房3 148户,向中心村转移1 216户,具有88年历史的福兴五屯整体搬迁。争取和实施上级支农建设项目36项、资金1.26亿元。建设农村公路214.1公里,造林733.33公顷,绿化中心村屯45个,新建沼气池3 560处,新建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25处。新建抗旱保收田1.07万公顷,落实玉米膜下滴灌0.21万公顷,组建12个农机合作社,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o.34万公顷,通过农业部综合评估验收,被命名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奶牛存栏10万头,鲜奶产量3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和22%,万头奶牛乡镇达到3个,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畜牧生产先进单位。转移农村劳动力5.82万人次,劳务收入2.04亿元。
    工业
    西药制剂、12万吨硫酸改扩建等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全年引进并建设项目15个,合同资金37.5亿元,到位资金7.4亿元。日月星公司申报中国驰名商标通过认证,成为全市非公企业第一例;“碧港”品牌荣获省著名商标。花园空港经济园、永青食品工业园和鑫隆循环经济园粗具规模,实现花园乡撤乡变镇,长期制约工业发展的土地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林甸县被省政府列为重点开发区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实现工业利税1.2亿元。
    第三产业
    林甸县被授予大庆首届湿地文化节活动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全年接待游客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 040万元。北国温泉度假村开工建设。省政府批准扎龙湿地重新确界,C015国道两侧500公顷实验区变为生态旅游区。地热开发被列为全省试点县。双鹏购物中心开工建设。
    社会事业
    全年开工建设工程18项,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开发面积是年初计划的2.4倍。天星家园、温泉小镇、学府花园三个小区建设顺利推进,人防应急指挥中心续建工程进入装修阶段。投资36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城内道路7条1.4万平方米,硬化巷道2.3万平方米,铺装路边石2 900延长米,修建人行步道板8 800平方米,安装改造路灯3条街,长胜街、西转盘至糖厂家属区等重点路段如期竣工通车,解决了1.5万人的出行问题。投资4 000多万元启动地下排水扩建工程。城区环卫采取市场化运作。集中整治不规范牌匾1 500块。落实再就业扶持资金1 282.6万元,补发事业单位死亡人员抚恤金105万元;发放救灾资金141万元,投入55万元用于贫困群众取暖、棉衣等临时救助。全年新增城乡低保743户938人;城镇低保由月人均145元提高到176元,农村低保由年人均800元提高到900元,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1 840万元。化解“普九”债务3 339万元。投资1 000万元,完成维修改造校舍、食堂、宿舍等项目26个,新建实习基地1个。公开招录教师13名。县医院住院部大楼投入使用,原住院部改造为门诊楼项目已经完成。投资329万元购置医疗设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5%,全年报销医药费1 100万元。全年大病救助523人,发放救助金240万元。22 398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84%。新建乡镇文化站3个,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新建村级文化服务点20个,县乡两级公共文化体系初步形成。三合乡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向上申报科技项目4个,争取支持资金181万元,落实农业科技项目47项。安装农村和城镇数字电视用户各1.1万户,完成中央无线广播电视覆盖安装调试工作和自办广播恢复播出任务。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193处。
    [农村泥草房建设]
    县财政每年安排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税、基础设施配套费各10%用于泥草房改造补助,共计220万元。同时,安排一定比例资金作为政府贴息资金。共向300余户农户发放泥草房改造贷款581.8万元,带动农户投入2 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