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黄志伟 1956年9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2年4月参加工作,2002年11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高清敏(女)
县长:金达人 1963年10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5年9月参加工作,2005年3月任现职。
副县长:赵代军 胡君石 郑晓辉 苏咸龙 周慧利 马日来
县政协主席:王思刚
[概况]
嘉荫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中游右岸、小兴安岭北麓东段,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东与鹤岗市和罗北县接壤,西北紧靠逊克县,西南与新青区、汤旺河区、乌伊岭区相邻。
工业经济
继续把农、林、矿产资源为主的三大加工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和融资的扶持力度,亿通木业二期工程扩建、华银供热管网改造、大地木业对俄原木生产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如期完成,万通祥木业、华玉速冻玉米厂等企业运行良好,旭天薯业和华瑞米业建成投产,红峰水电站改建完成,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质量与结构稳步改善的良好态势。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3.41亿元,同比增长10.5%;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实现8亿元,同比增长14.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再创佳绩,新建乌云中心校食堂宿舍楼,完善县一小、县二小和部分乡镇中心校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出生人口符合政策率达99.41%。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标兵。粮食流通体系进一步健全,争取国家储备粮食收购指标5万吨,缓解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推进,完成青山乡结烈河村、沪嘉乡福庆村第四批省级重点村和常胜乡勤俭俄罗斯民族村扶贫任务。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督检查,全面开展以奶粉质量安全为重点的市场秩序整治活动,免费为200名婴幼儿进行结石筛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交通、建筑、消防等生产领域安全状况良好。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乌拉嘎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边境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年未发生重大涉外事件。
社会建设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5亿元,同比增长20%。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新增就业1 340人,发放小额贴息贷款304万元,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15万元。帮助下岗职工自主创业,职工自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92亿元,同比增长10%。结合城市基本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改造棚户区9 989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875户70万元。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稳定的城乡低保资金投入和自然增长机制,将生活低于保障标准的8 110名困难群众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480万元、各项补贴397.4万元,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完成乌拉嘎镇、乌云镇卫生院续建和维修,为23个行政村卫生所购置医疗器械和设备,兑现乡村防保补贴;为1.98万名农民进行体检,提前一年完成“兴安健康行”体检任务;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累计为农民核销医疗费17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
第三产业
嘉荫县围绕“游界江、观恐龙、探峡谷”旅游品牌,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力度,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强化重点旅游景区建设,丰富景区景观。投资1 770万元开工建设了世界恐龙园、九龙谷和仿生态建筑景观,土建和恐龙雕塑等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对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改、扩建,完善了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了景区观赏性。重新编写茅兰沟和界江导游词,对具有俄罗斯风情和地方特色的定点旅游商店、饭店给予扶持,旅游接待能力和档次不断提高。对俄旅游稳步发展,2008年接待出入境旅游团组92个,出入境人员3 812人次。全县共接待游客1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 3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1%和18%。现代服务业日益繁荣,商贸、批发、零售业发展迅速,金融、保险、邮政、通讯等服务业务稳步发展。
对外开放
坚持把嘉荫口岸作为对俄经贸发展的平台,加强与俄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体育交流,双方政府间互访17次,推动对俄经贸向宽领域、深层次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完成了口岸改扩建收尾工程。在世界金融危机和俄方原木出口及报关政策多次调整的不利情况下,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口岸进出口贸易额实现健康发展,过货量达到7.1万吨,对俄进出口贸易额实现2 130万美元,继续保持贸易顺差的良好势头。对俄农业开发迅猛发展,耕种俄方土地4 325公顷,养殖生猪150头,总产值实现2子728万元,基本形成了粮菜兼营、种养结合的新模式,赴俄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9万元人民币。
招商引资
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点围绕林木产品、山特产品、矿产品、农产品和生态旅游资源开展招商,一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相继落户嘉荫。成功参加了“哈洽会”、黑龙江绥芬河名优产品博览会等一系列经贸洽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招商效果。严格执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落实领办、帮办、代办制度,活化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等招商形式,营造了更加宽松的投资服务环境。全县引进资金1.6亿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全县累计对上争取项目185个,争取资金3.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