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汤原县

县委书记:周启涛 1959年10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9年8月参加工作,2006年10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符艳珍(女)
    县长:王鹏飞 1957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4年8月参加工作,2002年12月任现职。
    副县长:贾静华 苏 俭 柴德义 马春杰(女) 肖纯金 蒋少林 徐希德
    县政协主席:徐佳明
    [概况]
    汤原县位于三江平原西部边缘,隶属佳木斯市,1905年建县。总面积3 420平方公里,辖4镇6乡、137个行政村、8个林场,驻县有3个国有农场和1个省属森工林业局,总人口27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3‰。有耕地10万公顷,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烤烟等作物,汤旺河牌大米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检测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黄金、褐煤等矿产含量丰富,可开采价值高。有松、柞、桦、杨、椴等10余个树种,森林活立木总量700余万立方米,大亮子河森林公园红松原始母树林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区。水能蕴藏量1.8万千瓦,水电开发潜力比较大。能源、矿产资源、农产品精深加工、旅游等产业粗具规模。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9.63亿元,同比增长16.8%;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03亿元,实现增长4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 068万元,同比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3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74亿元,同比增长2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8 035元,同比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 260元,同比增长8.5%。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农业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建设绿色水稻等4个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核心区,带动2.8万公顷农田生产。实施引汤续建配套、汤原镇烤烟基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打抗旱水源井180眼,改善水田面积0.27万公顷。粮食生产实现稳产增产,粮豆薯总产实现5.75亿公斤,同比增长7.5%。发挥佳原乳品、四海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畜牧业产值实现6.7亿元,同比增长12.4%。农业特色经济快速发展,烤烟面积达到0.15万公顷,实现税收1 000万元。农业总产值实现23亿元,同比增长17%。发放支农补贴资金8 901万元,争取各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亿元。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劳务收入2.73亿元。
    工业
    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和调控,坚持因企施策,分类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天隆煤炭、四海公司、东风山金矿、松江水泥等重点企业生产运行良好,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9户,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4户、超千万元的10户。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6 92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8%。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税金4 52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6.6%和29.3%。
    招商引资
    围绕发挥资源、生态、区位3个优势,培育壮大能源、矿产资源、农产品深加工、旅游4个主导产业,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制定优惠政策,明确主攻方向,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其中,在“哈洽会”上,贸易销售签约额完成8 000万元,经济技术合作签约项目5个,是历年来参会签约额最高、对接项目最多、组织运作最好的一次。全县实现招商引资额5.6亿元,同比增长51%。全年对上争取各项资金2.8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余元。
    社会事业
    统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新建4所、1.6万平方米中学食宿楼,改善了学生生活条件。新建县人民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和10个标准化村级卫生所,完成10个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筹建县博物馆,新建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和2个乡镇文化站。新建鹤立中心敬老院,改造县殡仪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分别达到62%和90%以上,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扩面提标,发放标准分别达到192元/月和900元/年。投入资金2 939万元,加大城镇“一帮一”、捐资助学和贫困户包扶力度,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并通过国家验收,被评为国家级红十字先进县。
    [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绩效工资、竞争上岗等配套改革,全县事业单位总数精简38%,编制精简29%,为全市事业单位改革探索了基本经验。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县0.57万公顷集体林全部实现流转。开展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形成正阳、木良、石场沟林场改革方案。、
    [旅游开发]
    编制《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确定了依托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开发绿色生态游、依托抗联六军密营遗址开发红色历史游、依托愿海寺佛教活动开发金色宗教文化观光游的休闲旅游基地。投融资3 000余万元实施游客接待中心、愿海寺文化彩绘长廊、松映湖、抗联影视基地、核心区环路、森林氧吧等16项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大亮子河森林公园面貌一新,在基础设施、旅游项目、接待能力等各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全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 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