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抚远县

县委书记:牛学有 1952年8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参加工作,2002年11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郎庆云
    县长:王居堂 1963年9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7年3月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副县长:田志华 张子通 布延庆 李 财 冯世伟 王艳波(女)
    县政协主席:王忠顺
    [概况]
    抚远县地处祖国的东北部,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三角地带,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素有“东方第一县”和“华夏东极”的美誉,属国家一类客货口岸。抚远县北面和东面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68公里。区域面积6 262.48平方公里,县辖4镇5乡69个行政村,境内有3个省属国有农场。全县总人口12.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在3.7‰以内。抚远县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鱼生产基地,是中国大麻哈鱼之乡、中国鲟鳇鱼之乡。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绿色覆盖面积在70%以上,境内有面积14.8万公顷的国家级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多种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具有开发价值的矿藏。抚远县旅游资源丰富,“华夏东极”乌苏镇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东极观日、三江湿地、抚远三角洲、东方第一哨、塞北野荷等旅游景点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的声誉。抚远港是天然的深水良港,距出海口960公里,既是黑龙江省江海联运“黄金水道”的始发港,也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对俄经贸的重要枢纽。
    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21亿元,同比增长l7.1%;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31亿元,同比增长85.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 190万元,同比增长5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9.48亿元,同比增长4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39亿元,同比增长24.9%。
    项目建设
    全年开工建设项目68项,其中新建项目56项、续建项目12项;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项,千万元以上项目28项。前抚铁路初步设计通过铁道部审查,铁路站场(广场)开工奠基。支线机场选址报告、飞行程序通过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沈阳军区空军司令部审核,正组织开展项目建议书编制和场址初勘工作。深水港项目完成总体规划和可研报告编制,并通过省交通厅、发改委评审。黑瞎子岛上岛桥项目完成预可研编制,并上报省交通厅审查。抚远经乌苏镇至黑瞎子岛公路改扩建项目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及评审,已着手作初步设计。黑龙江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项目也开始预可研编制。大蜂山风力发电场实现并网发电。大大世贸中心项目完成基础工程建设。抚远县污水处理厂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大件运输500吨浮吊建造完成,并进行两次江海联运换装作业。
    对俄贸易与招商引资
    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8.1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进出境人员17.8万人次,同比增长15%;进出境船舶4 650艘次,同比增长12%。引进外贸企业12家,全县外贸企业发展到60家。全年共引进项目15个,履约项目7个,招商引资实现到位资金3.28亿元,同比增长73%。
    城市建设
    全年房屋新开工面积2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53万平方米,房屋拆迁面积7 285平方米。完成了新建街、新兴街、友谊路等5条街路及附属设施新建、改建工程。城镇巷道实现全面整治。安装路灯1184盏,县内20余条主干道实现了绿化美化,完成年增绿地面积5%的目标。城市“三乱”现象得到进一步治理。全省小城镇建设和水产养殖两个现场会在抚远县成功举办。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验收。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 217万元,同比增长24.4%;实现利税866万元,同比增长63.4%。民营企业发展到275户,产值超亿元2户,千万元以上10户,百万元以上达到39户。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31.4%;实缴税金2400万元,同比增长33.3%。
    农业
    全县粮豆薯总产实现3亿公斤,同比增长7.1%。建立各类畜牧养殖小区42个,畜牧业产值实现1.56亿元。0.67万公顷养殖水面得到有效利用,渔业产值实现持续平稳增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核心区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完成4.67万公顷规模化生产任务,三级示范核心区总面积达到1.41万公顷。争取扶贫开发资金3 500万元,建成8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水稻生产示范区,为15个重点村配套建设一批基础工程,直接扶持贫困户800余户。完成漏水口子护岸、海丰灌区维修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两江一湖”乌苏镇灌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入村率达93%。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100%。完成通村公路白色路面12.5公里、沙石路面34.8公里。造林绿化面积433.33公顷,连续22年无森林火灾发生。
    社会事业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全年共征缴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金2 211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铺开,参合率达93.6%。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得到进一步落实。实现就业再就业2 976人。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投资1 200万元,新建一中食堂宿舍楼和实验幼儿园教学楼,维修县、乡中小学宿舍食堂、教学楼6 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