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穆棱市

市委书记:赵连钧 1959年10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9年8月参加工作,2008年2月任现职。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玉和
    市长:李大义 1961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7年8月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副市长:王玉升 栾 娟(女)董景铎 曲树成 王洪伟
    市政协主席:王玺臣
    [概况]
    穆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俄罗斯接壤,有44公里的边境线,南连绥芬河、东宁两个国家一级口岸,西接牡丹江市,北靠鸡西市。境内有穆棱、八面通两个森工林业局。行政区总面积6 6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 566公顷,总人口32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92‰。域内蕴藏有红松、雪松、水曲柳等名贵木材,黄金、煤炭、石墨、氟石等矿产资源,人参、党参、黄芪等百余种药材资源,木耳、银耳、蕨菜等山产品数量丰富,可开发的风能资源极为可观,是“中国大豆之乡”、国家名晒烟基地、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种植基地、国家级绿色食品肉牛标准化养殖基地。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3.77亿元,同比增长17.7%;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实现6.1亿元和1.7亿元,增长37.1%和67.7%,增长幅度是近10年最大的一年。GDP和财政收入首次突破60亿和6亿的“双六”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 827元和6 391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0.08亿元,同比增长8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22亿元,同比增长25.4%。进出口总额达到5 576万美元,增长190.0%。
    农村经济
    成功举办第3届全国牛业发展大会,全市肉牛8.7万头,出栏5万头。两烟特色产业种植面积扩大至0.19万公顷,实现税收3 000万元。发展食用菌1.3亿袋,共和乡被确定为全省第一个有机食品乡。完成27个村285.1公里通村公路建设,治理重点流域9条0.36万公顷,退耕还林0.15万公顷,秋季造林15万株,绿化道路62.3公里。新建饮水安全工程65处,建成户用沼气池1 500个、文化休闲广场13个。新农村建设获牡丹江市先进单位称号,钟山村和柳毛村获牡丹江市“十大魅力乡村”殊荣。
    工业经济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增加值和应交税金分别完成28.3亿元、25.7亿元、8.6亿元和1.1亿元,分别增长46.6%、49.0%、38.4%、51.2%。在建项目103个,其中续扩改建工业项目42个、新引进工业项目27个。电力项目新引进资金7.5亿元,占全市到位资金额38.1%。十文字风电二期风机设备进入安装环节,塑编城四期、好家木业四期、嘉穆板业二期、东穆木业等一批重点项目投产。项目创税能力大幅提高,形成以烟叶、风力发电为代表的纳税超千万元行业2个,形成以光大合金、好家木业、万事达塑编等一批税收超百万元创税群体。
    对外开放
    创新招商体制机制,成立37个项目招商办公室,开展“项目之冬”百日会战等活动。大连港“铁海联运”物流等一批战略投资项目落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7亿元,增长50%。强化苏州市吴中区、浙江嘉兴市、浙江云和县及广东东莞市家具协会南北对接,加强与韩国镇川郡友好往来,与俄罗斯阿尔谢尼耶夫市建立友好城市,成功接待东莞家协130名企业家包专机来穆棱考察,全年共接待国内外客商216批1 918人次。
    城市建设
    总投资1.3亿元的“6221”工程全面完成,改造6条主干道,新建2个城市广场,实现100条巷道硬化,南环路及铁路跨线桥2个工程竣工通车。栽植城市绿化树木65种3万株,种植草坪10万平方米,是近十几年绿化面积最大的一年。和平雅居、江南明府等6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同时推进.拆迁7.5万平方米,新建面积20万平方米。新建地坑式垃圾中转站50座。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开工建设。
    社会事业
    发放7 433万元落实惠农政策,筹资3 481万元用于改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待遇。发放养老保险补贴等6 880万元。开展创业带就业活动,新增就业3 853人。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利民行动20件实事基本完成。通过农业信息化进村示范工程将农村网络覆盖率提升至98%。启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新农合参合率提升至93.3%。获得全国三个计生综合改革新典型县(市)之一。一中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研评。成立教育幼儿园和朝鲜族学校,实现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投入2 500万元在全省率先开展数字改造工程,22个村屯提前受益。
    [绥穆新城]
    抢抓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列入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的机遇,与绥芬河市联手规划建设面向东北亚的“绥穆新城”。聘请英国阿特金斯公司为“绥穆新城”作规划,整合穆棱经济开发区和下城子、马桥河和兴源三镇一区,规划总面积35平方公里,开发利用中俄两个市场、境内外两种资源,用10年时间,实现人口30万、税收10亿元的目标。建成集龙江对俄产业园、莞—牡—绥产业园、中俄国际地板园、韩国工业园、总部商务园和环城生态园为一体的“一区多园”的“产业城”,集户外旅游、体育娱乐、宜居生态、运动休闲疗养为一体的“健康城”,教育产业发达、文化设施完善、富有创新活力的“学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