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海伦市

市委书记:崔仁良 1952年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 冶
    市长:王 君 1957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3年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副市长:李树田 丁树峰 金晓燕 刘忠强 许洪飞
    市政协主席:姚 权
    [概况]
    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处于世界三大黑土板块之一的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南距哈尔滨市225公里,北距黑河市400公里。全市幅员4 667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其中农业人口65万。辖23个乡镇、242个行政村。境内有6个国有林场、2个国有农场,22座大中小型水库。地势东高西低,漫川漫岗,地理分布为“二山一水七分田”。海伦市总耕地面积29.3万公顷,土地肥沃,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玉米、大豆、水稻、甜菜、烤烟、亚麻、马铃薯和瓜菜等多种作物。1998年粮食产量在全国县(市)一级中排名第13位。鼎鹿牌水泥、海轮王牌农机具、松北王牌大豆、三圣宫牌菇娘等产品饮誉省内外,是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中国高淀粉玉米之乡、中国菇娘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子鹅之乡。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7.4亿元,同比增长13.2%;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2亿元,同比增长1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4 650万元,同比增长22.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亿元,同比增长5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21亿元,同比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 054元,同比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 201元,同比增长20.6%。上述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项目建设
    全年引进到位资金9.2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24个。生物质发电、全降解制品、兴安岭乳业、天宝泉苏打水4个亿元项目顺利开工,糖厂扩产、新型管材、空心砖等大项目竣工投产。引进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建设进度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12.5亿元,同比增长32%;增加值实现3.3亿元,同比增长23%;销售收入实现10.6亿元,同比增长30%;税金实现3 702万元,同比增长39.8%。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农业
    不断加大农业基础投入,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总产值实现36.3亿元,同比增长19.2%。畜牧业产值实现6.9亿元,同比增长57%。造林0.25万公顷,林业增加值5 000万元,同比增长8%。粮食总产15.75亿公斤.同比增长26%,取得了连续三年年均增产2.5亿公斤的可喜成果,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财贸
    以大豆为主的粮食贸易集散、辐射、牵动能力不断增强。总面积1.8万平方米的三处大型超市开工建设,乐安居家居建材超市投入运营,新发展农家连锁店45户,农资、农机、建材等市场辐射功能日益完善,各类集市贸易日趋活跃,满足了城乡消费需求。实际利用外资1 072万美元,同比增加722万美元;外贸直接进出口额实现937万美元,同比增加884万美元,均创历史新高。
    城乡建设
    市政投资8 000余万元,整体改造向阳大街,新修西环路、北海路、福民路和振兴路,铺装便民巷道30条,城市道路交通状况进一步改观。综合改造雷炎公园,提升了休闲品位。建成多功能、高标准的文化艺术中心。改造供热设施,扩建水厂,供热、供水质量明显改善。坚持集中连片开发,改造棚户区37.6万平方米,配建廉租房7 800平方米,回迁面积7.6万平方米,回迁居民1 270户,拉动了建材、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2 700万元。改造农村泥草房5 500栋,农房砖瓦化率达到56%。投资1.8亿元新修农村白色路面500公里,城乡公路网络初步形成。农业开发、水库消险、土地整理等一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增强了抗御风险能力。
    社会事业
    投资2 056万元,用于改善教育教学和医疗卫生条件。新建市体校1所、乡镇文化站5个、农民健身场所39处。新建妇幼保健院、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和9所农村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95%。2.8万名城镇职工纳入医疗保险。完成城乡低保扩面提标,农村低保社区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村屯39个,受益农户近9 000户。实施科技项目18项,科技支撑能力增强,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市。计划生育、环保、广播电视等事业也都取得长足发展。
    民主、法制建设
    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积极配合开展“三查(察)”活动,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86件,办结率100%。圆满完成第8届村委会换届,跨入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市行列。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集中解决一批历史遗留的信访积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农民专业合作社]
    海伦市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实现助农增收2 000余万元。全市成立甜菜专业协会和合作社23个,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0元左右。发展养鹅专业合作社和培育大鹅生产基地,大鹅生产协会与上海紫燕食品有限公司签订60万只大鹅销售合同,助农增收400余万元。专业合作社是农民收入增加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