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李庆卓 1956年3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9年1月参加工作,2004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许 岩
县长:刘晓光 1957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4年9月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副县长:蔡雪生 张丙龙 田建国 李万辉 付秀芳(女) 韩启彬
县政协主席:谭 华
[概况]
明水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素有“天鹅腹下的碧毯”之称。全县幅员2 3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9万公顷、草原面积4.67万公顷、林地面积2.8万公顷,森林覆被率17.9%,是全省绿化造林先进县。全县辖12个乡镇、99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27.5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7‰。盛产的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经济作物有大豆、葵花、马铃薯、亚麻和饲草,野生名贵中草药有龙胆草、防风、北柴胡等30余种,是国家确定的天然中药材重点保护区之一。主要土特产有国宴用调料明水陈醋、绿色肉羊、绿色肉牛、绿色大鹅、马铃薯粉丝、豆类制品等;工业产品有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谷氨酸、玉米胚芽饼、复混肥、医用酒精、民用炸药、亚麻纱等。
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现5.1亿元,增长37.9%;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 726万元,增长45.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 106.6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 670元,增长10.6%。
工业经济
集全县力量,狠抓以项目建设为主的工业经济,通过采取招商引资、鼓励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等手段,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全县共引进合同资金5.6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48亿元。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20亿元,同比增长33%;工业增加值实现4亿元,同比增长27.6%;税金实现4 853万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55.6%,同比增长139%。骨干企业运行质量良好。格林粮食开发有限公司、三精工业园、永凯化工有限公司、幸福纺纱公司等工业园区和骨干企业的产品、副产品实现全产全销。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格林公司投资8 300万元,实施自备电站建设项目;幸福纺纱公司投资2 500万元,实施纺织工业园建设项目;益绿公司投资4 000万元,实施肉牛屠宰加工建设项目。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引进中广核能源公司。
农村经济
继续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的,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科学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不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农业总产值实现13.8亿元,同比增长38.7%;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6.25亿公斤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富民产业发展迅猛。肉羊、肉牛和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93.6万只、20万头和35万头,分别增长44%、21.2%和9.4%,畜牧产值实现3.97亿元,同比增长21.2%;全县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6.3万人次,创收2.2亿元,分别增长26%和120%。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以实施“八进村”活动为主线,深入开展“七化”达标竞赛活动,全县试点乡村共投入资金5 057万元,实施和完成建设项目115个;改造砖瓦化住房356栋,其中新建泥草房改造试点小区1处、建设砖瓦房24栋;新建农村学校教学楼1栋,改造标准化村卫生所2个;栽植绿化树木4.42万株,新安装铁栅栏1.2万延长米。
城镇基础设施
继续把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升城镇品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使城镇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道路硬化改造扎实推进。改造硬化城镇道路6条6.3公里,建设通乡通村公路286公里。加大城镇主次干道两侧亮化、绿化、美化和环境整治力度,安装路灯120盏,栽植树木2万株,铺装步道板2.2万平方米,拆除道路两侧违规建筑500余处。文化休闲广场建设稳步实施。在九龙广场建设上,完成办公中心路面拓宽、万米圆形广场贴边、神泉湖和拉膜亭景观建造、南湖路和3条环路铺设等工程。在人民公园建设上,完成草坪广场建设任务,建成月牙湖、太阳湖和罗马柱廊等景观。在教育广场建设上,完成2万平方米休闲广场硬化任务,铺装草坪4 000平方米。给排水建设实现突破。实施给排水二期工程,铺设给水管线20条18公里,敷设排水管线26条22公里,实施污水处理厂和给水厂一期工程。市房开发步伐持续加快。投资1.4亿元,开发市房16.3万平方米,建成明水县历史上第一座高层住宅。
社会事业
突出发展教育事业。新建育林乡明德小学,积极维修和改造城乡中小学校校舍。全面推进卫生事业。新建乡镇卫生院10所,对中医院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达到98.2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达188 940人,参合率为92.6%。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明显。共向受灾户、贫困户和贫困职工发放救济资金200万元;新增社保人员1 136人,共征缴保险费3 158万元,企业参险率和养老金发放率均达到100%;城镇享受低保待遇11 086人,农村享受低保待遇18 615人。人口和计划生育、广播电视、文体、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残联、气象、物价等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