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呼玛县

县委书记:刘洪久 1962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8月参加工作,2005年6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世杰(女)
    县长:王开明 1963年3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8月参加工作,2004年8月任现职。
    副县长:冯玉波 杨理顺 关金红(女) 燕希瑞 周 勇 王 文
    县政协主席:李香敏(女)
    [概况]
    呼玛县地处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东北部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南部与黑河市,西南部与嫩江县,北与塔河县,西与新林区、松林区相接。位于北纬50°49′20"~52°53′58",东经125°03′20"~127°01′30"。全县总面积142 62.31平方公里。辖2镇6乡,耕地面积50万公顷。人口4.9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2‰。呼玛县资源丰富,全县草本、木本植物62科15属374种,林地面积111 106公顷,天然草场11 883公顷;江河泡泽水面面积23 561公顷;矿产资源有储量可观的金、煤、铁、磷、钼、石墨、云母、石灰石、膨润土、石英砂等。呼玛森林有数十种野生动物,江河中盛产“三花五罗十八鳞”等鱼类,有远近闻名的毛尖蘑、猴头蘑、黑木耳、蕨菜、黄花菜等和未受污染的都柿、黑加仑、稠李子、刺玫果等,还有寒地野生药材百种之多。
    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4 309万元,同比增长12.2%。全口径预算收入完成4 856万元,同比增长35.83%;一般预算收入2 876万元,同比增长56.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 435万元,同比增长16.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9 861元,同比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757元,同比增长10.1%。
    农村经济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以“打造中国最北高寒生态农业之乡”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三卡乡蜜蜂产业,北疆乡面粉加工和新村建设,白银纳乡鄂族文化开发和民族工艺品制作,兴隆办事处毛皮动物养殖,兴华乡狐貉养殖企业化运营,呼玛镇和鸥浦乡马铃薯产业,金山乡山野采集业,韩家园镇食用菌产业等亮点纷呈。蜜蜂、冷水鱼、獭兔、狐貉特色养殖粗具规模,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已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22.2%。袋栽黑木耳迅猛发展,突破3 500万袋。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投入700万元,增高加固修复堤防工程,总投资4 000万元的旱涝保收田项目——呼荣灌溉续建配套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农村面貌草砖房迅速改观,节能温室迅速推广,农村高、低压电网实现国网供电,11个省级试点村主街全部硬化。
    工业经济
    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深入开展“项目年”和“管理年”活动,工业经济增势强劲。黑河—呼玛公路改建工程已完成98%,已全线通车。钒钛磁铁矿开发项目有序进行,投资1.2亿元日处理5 000吨矿石的选矿厂基础工程和生活区建设完成。呼玛对俄口岸我方各项基础设施齐全,手续已经完备,有希望进入国家西部边境口岸城镇建设范畴。黑河一呼玛铁路被省政府确定为2009年重点推进项目。呼玛—加区通县公路计划已经下达。
    招商引资
    抓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2008年招商引资额2.53亿元,辽宁虹京钼业集团投资1.2亿元选矿厂基础工程和生活区建设完成。引进兴隆进出口贸易公司3 000万元开发木屋项目和金鼎霖公司的肉牛养殖一期投资7 000万元工程;引进内蒙古艾博集团开发岩金生产。
    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有新突破。全面加强林业管护、森林培育。共投资350万元建设防火基础设施配备防火设备。将超前预防、林农联防贯穿到森防工作始终,创防火期无人为火情的佳绩。投入1 000万元推行并高标准地完成“以煤代木”工程。殡葬改革有序推进,投资496万元,高标准完成火化场建设并投入使用,结束呼玛有史以来土葬的历史。沙金禁采进一步巩固。完成国投资金700万元的北宽河金矿过采区环境治理,353公顷土地植被恢复,投资300万元的二支沟沙金过采区场地平整结束。
    社会生活
    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各项体系日益健全。全县养老保险企业参保3 734人;城乡享受低保人员达到2 418人,低保标准不断提高,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肉食补贴120万元。安排1 800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新增就业1 400人,公益性安置200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4%,核销医药费249万元,受益农民3 300人次;争取防疫保健项目资金160万元,为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医疗设备,20个村级卫生所基本建设立项。乡村医生防保补贴列入财政预算。投资270万元进一步改善乡村办学条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北京民族风情园鄂伦春族园。用690万元开展农村无线广播电视覆盖工程。5个棚户区改造顺利实施。
    [兴华乡新农村建设]
    兴华乡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扶助下,共新增养殖户30余户,个体旅旅饭店2户,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的致富热情。在改变乡容村貌上,全年共整修巷道8条5 000余延长米,清理拆除临街厕所6处,新建公共厕所2处,植树5 000余株,使百姓的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农村砖瓦房、节能温室迅速推广,高低压电网实现国网供电。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协调下,地、县水务局筹措资金20余万元为兴华乡新民村安装自来水,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