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杨胜利 1961年9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8月参加工作,2004年6月任现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才
县长:郑怀玉 1964年3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9月参加工作,2006年12月任现职。
副县长:于海滨 魏云华(女)郭春宣 吴庆军 董爱荣(挂职)
县政协主席:陈风义
[概况]
塔河县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麓,东邻十八站林业局、韩家园林业局、呼玛县,西接阿木尔林业局、图强林业局、漠河县,南靠新林区、呼中区,北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173公里,是大兴安岭地区辐射半径最大、运输半径最小的中心腹部城市。全县总面积14 420平方公里,施业区面积95.2万公顷,耕地面积0.47万公顷,草场面积13.13万公顷。全县(局)辖3乡3镇、7个林场、4个贮木场、2个森林经营管护所,其中十八站乡为鄂伦春民族乡。全县有鄂族人口610人,占全国鄂族人口8 000人的1/3。全县总人口10.2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塔河县森林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林木茂密、树种丰富,森林覆被率为81%;蓄积量5 340万立方米,其中成过熟林蓄积为488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樟子松、落叶松、白桦、杨树等10余种,累计为国家生产木材2 000万立方米,其中商品材1 700万立方米,年核定木材生产规模为22.2万立方米。矿产资源分布集中、蕴藏量极大,主要有岩金、沙金、黄铜、磁铁、麦饭石、膨润土、矿泉水等20余种;水资源充沛,河网密布、水量充足,有大小河流240余条,河流总长度4 654公里,年径流量230.4亿立方米;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飞龙、雪兔、驼鹿、黑熊、猴头、木耳、蘑菇、*柿、亚格达、黄芪、叶轮贝母、党参等多种东北特产数不胜数,肉肥味美的冷水鱼类如鲤鱼、哲罗、细鳞鱼、大麻哈鱼等更是久负盛名。
2008年,塔河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25亿元,同比增长12.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 156万元,同比增长21.2%;招商引资实现4.04亿元,同比增长39.3%;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92亿元,同比增长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7 891元,同比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 383元,同比增长8.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实现15.4亿元,同比增长2.9%。
企业改革
深入开展机制体制创新工作,积极推进兴安锅炉厂、刨花板厂和盘古木材加工厂的破产工作。完成林场整体撤并,搬迁居民250户,分流职工117人。充分发挥“一办两中心”作用,有效减少弹性支出。克服雪灾影响,木材生产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同时,适时把握市场行情,合理制定产品价格,经济材平均售价达855.99元/立方米,全年实现增收节支1 650万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调整所有制结构,全县个体私营业户达3 000余户,从业人员1.2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5亿元、税金2 476.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13%,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社会事业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向上争取6 900万元,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有所加大。每平方米补贴200元为开发建设初期老职工开发经济适用住房1万平方米,投资625万元新建镇内水泥路3 397延长米、永久性砼桥3座,投资180万元新建1 600平方米敬老院,投资300万元维修镇内6所中小学校及教育局办公楼。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利用“管理年”结余资金,连续两年为在职企业职工上调一级工资。切实关注弱势群体,全年发放煤木补贴540万元,城镇“低保”资金1 158.6万元,大病补助资金135万元,低收入人群专项补助资金和城乡困难群众一次性补贴120万元,特困生、住宿生补助84.3万元。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城镇新增就业2 416人;实施“家庭致富工程”,筹集小额贷款140万元,70名再就业人员得到资助;一次性安置混岗职工6 134人,发放安置资金4 704万元。高考普本进线114人,取得全区应届理科第一、文科第二的好成绩。举办首届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等大型文艺活动31场;组织赈灾义演14场,为灾区募捐善款80余万元。投资20.6万元建设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扩大电视收视面。投资275万元建设马伦村护岸工程1 249延长米,投资65万元改造塔安堤防护坡工程560延长米,投资40万元改造电厂污水河,防震减灾能力得到加强,生活环境得到优化。平安塔河建设稳步推进。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投资225万元购买大型农机具23台套,投资22.5万元建设农田灌溉工程,新增灌溉面积o.07万公顷。投资181万元新建十八站乡兴建村砖房21栋42户,投资268万元为依西肯乡、十八站乡410户居民安装自来水,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74.4%,投资90万元新建沼气池110个,投资201万元新建十八站乡奋斗村白色路面6.7公里。投资30万元为三乡卫生院购置B超等医疗设备,农民参合人数增至3 765人,参合率98.3%。投资37.3万元新建畜禽疫病防治工程项目,全年牛存栏2 805头、羊存栏7 266只、猪存栏8 956头,畜牧业产值实现4 705万元,同比增长8.6%。发放粮食直补、生产资料补贴和种子补贴290万元,全年粮食产量达8 354吨,增长32.6%,种植业产值实现6 715万元,增长24.4%。农村草砖房面貌迅速改观,节能温室迅速推广。